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年画陪我长大, □尚仁恒 撰文/供图

来源:烟台晚报 2014-01-28 15:24   https://www.yybnet.net/

老烟台的过年风俗,贴年画是必不可少的大事。记忆中,我家每年都会贴漂漂亮亮、花样翻新的年画。

年画起源于门神。其称谓很多,宋朝称为“纸画”,明朝称为“画贴”,清初称为“卫画”、“画张”,道光年间才有了“年画”这一名称。年画有新、老之分。一般把木版刻印或民国石印的年画称为老年画,亦称旧年画,以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木版年画最为有名。新中国成立后的年画称为新年画,有时代特色,绘画细腻,题材广泛,雅俗共赏。余生也晚,只有贴新年画的经历和感受。

贴年画大体在腊月二十三小年后的几天。腊月二十四日是“扫房日”,每家每户都要大扫除,为的是除旧布新,祛灾纳祥,干干净净迎春节。“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清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乡言解颐》语)。不论富户还是穷家,过年不贴年画,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我父亲是教书出身,知道我对五光十色的画图非常喜好,上世纪60年代初的有一年腊月,扫过灰后,特意带我去选购年画。

当时,三马路市场中部、解放路路东,有家门面朝西的百货店,不大的店铺内塞满各式各样的年货,透着热烈的过年气氛。最显眼的是那些挂着的花团锦簇的年画,顾客不得不小心地侧身而过。父亲有意让我独自挑选。这可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在一片色彩斑斓中,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套晚清任伯年浓墨淡彩的花卉四条屏。那一年里,这四条屏成了我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我曾不知天高地厚地偷偷临摹过一次,很不成功。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的内容也与时俱进。图1是我家上世纪50年代初贴过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排排坐吃果果》年画,作者是李慕白。图2是上世纪60年代初贴过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梁山伯与祝英台》年画,由金梅生根据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同名越剧电影创作。图3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贴过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毛主席万岁》年画,由姜贵恒、魏赢洲创作。

墙上贴上年画,窗玻璃上再贴上大姑姑剪的大红“囍”字和姐姐剪的窗花,浓浓的年味立刻就扑面而来了。

新闻推荐

烟台市已成立5支红十字救援队, 以后每个社区培训配备救护员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吉加宽)记者昨日上午从烟台市红十字会主办的烟台市红十字救援队联谊座谈会上获悉,烟台市目前已经成立5支红十字救援队以及两支...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年画陪我长大, □尚仁恒 撰文/供图)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