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出外过大年, 跟家人在一起在哪儿过年都快乐

来源:烟台晚报 2014-01-24 15:33   https://www.yybnet.net/

出镜人:沙敬美过年地:南京、扬州、黄龙溪特色:花的世界体会:“不管在哪里过年,只要是跟家人在一起,都很快乐!”

沙敬美喜欢读书,喜欢举办沙龙和朋友们分享,喜欢听音乐会。与一般驴友不同,她每次到外地过春节,都是一家三口同行的。

锣鼓敲、琵琶弹,瘦西湖畔听“船戏”

有一年除夕,他们仨到了南京,直奔中山陵,中山陵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不过走到梅花山上,一切都大不同了,山上的梅花开得十分热闹,各种颜色一团团一堆堆,粉的、白的、红的、黄的,一阵阵的香气袭人,一家三口流连其间,不舍得离开。“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那种依恋和不舍,今天想来还是要自由行不能随团走啊。你说遇到这种一团一团的香艳,导游却喊‘集合了!\’该有多扫兴呀。”沙敬美说自由行虽然操心多,但为了自由带来的快乐,值得。

正月初一他们离开南京到扬州,早年间有“销金锅子”之称的扬州的确是个醉人的地方,瘦西湖两岸一串串红灯笼透着过年的喜庆。以前沙敬美也去过瘦西湖,是在不见春色的深秋季节,没有一串串的红灯笼,站在二十四桥上,有些清冷。但是大年初一就是不同啊,园子里所有的戏台子上都有一台大戏上演,锣鼓敲、琵琶弹,好一派热闹景象。湖中还有彩色的画舫不时地悠来荡去,画舫上演的叫“船戏”。所谓船戏,沙敬美也是第一次见,就是只有两个角儿,在船头唱演,场面也就三个人,一出小戏也就四五分钟,唱完了谢过观众,画舫就飘走了,换个地方靠岸再开场。其实戏文唱的啥,她一句也听不懂,但是艳丽的画舫、扮靓的角儿、场面上的锣鼓弦儿营造的那一种阵势,的确有些醉人。

到处是花,房前楼后都是明媚风光

2006年春节,沙敬美一家和好友一家三口去黄龙溪,一座离成都45公里的古镇。路边黄灿灿的油菜一片片飞过,眼神儿都有些忙活不过来了。实在忍不住金灿灿油菜花大片大片的召唤,沙敬美要求停车,一行人直奔油菜花地里,拍照、拍视频,高兴得疯了一样。

到了,进门首先是花,到处都是,房前楼后都是明媚风光,还有好多老太太手里拿着鲜花编成的花环,2块钱一个,5块钱3个,大家纷纷往头上戴。进了小城,大家都像吃了“喜乐丹”,头戴鲜花环,嘴里吃着当地特制的薄荷糖,不时拿起人家自制的葫芦丝看看,把老人家现场编制的草鞋拿来捏捏,还有当地人自制的豆豉:把黄豆经过喂料调制、煮熟,包在玉米叶中风干,一串串地挂在那里很温暖很漂亮的。城中所有的房子都是店铺,有特色小吃,有手工编制品。“特色小麻花,不买也要尝一尝啊。”“尝吧,都尝尝!”“张飞牛肉面—————”扮着戏装的店小二在面馆外面张罗着,有人说:“不吃面能和我们照个相吗?”“要得!要得!木得问题。”小城的后街靠着一条河,河岸上深红浅红的花叫不上名来,一丛一丛,耀得人有些眩晕。花树下面摆了藤桌藤椅,有喝茶的,有吃饭的,还有边喝茶边打牌的。“如果说扬州的快乐是感受,那么四川的快乐就是身受,都开心。不管在哪里过年,只要是跟家人在一起,都很快乐!”这是沙敬美的感悟,也是生活的真谛。

吃长桌大宴看繁星烟花

YMG记者曲彩云

出镜人:雪儿过年地:黔东南特色:苗家年俗体会:“去黔东南过春节内容很丰富,自然风景好,风土人情有特色,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出游。”

她不喜欢在家里过年,“总是老一套,没意思。”所以她希望到异地去领略不同的年俗。于是,在看过很多介绍黔东南的帖子后,2013年春节前,带着对黔东南的向往,她在网上预订了烟台———凯里的往返火车票,和姐姐一起到黔东南过了一个别样的春节。她是雪儿,烟台资深驴友。

除夕夜,20多名驴友集体过年,按当地风俗摆长桌宴,到半山坡看繁星和烟花

2月9日下半夜3点,雪儿在凯里下车,直奔出发前在网上预订的凯里新磨坊连锁酒店。一觉睡到7点,收拾停当,雪儿开始联系游伴。为了路上包车方便,出发前一天,雪儿加入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5人驴友小分队,有上海、江浙、深圳等,和他们一起包租微面。

凯里的玉兰开得正盛,和驴友们集合完毕,雪儿去了凯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博物馆3层展厅,主要是当地苗族、侗族的风土人情,服装、用品等,值得一看。下午到市场买了肉、菜、面,准备自己包饺子。

吃过午饭,他们包车去西江,7个人挤一辆微面,一人20元,平时班车好像是14元。司机每人另收了一半的门票50元,带他们进寨子,入住半山坡的998客栈。

放下行李,雪儿就迫不急待地出去转悠了。异地的风景,看见什么都好奇。西江千户苗寨,密密麻麻的小木楼,一栋挨一栋。小广场上有租衣拍照的,租一套衣服10元,自助随便拍。雪儿和3个美女单照、合照,东撅西扭地好一个浪。除夕夜,998客栈20多名驴友集体过年,按照当地的风俗,摆的长桌宴,老板娘掌勺,饭菜很丰盛。

除夕夜吃饱喝足,大家一起弹琴唱歌,年轻人对酒当歌,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雪儿和姐姐则围着火盆,边吃瓜子边看春晚。在春晚的间隙,驴友们根据各自的行程重新编队,雪儿加入了一个新队伍。

午夜,跟着大部队到寨子半山坡的观景台。坐在观景台,每个人都惊喜不已,整个寨子处处繁星灿烂,烟花此起彼伏。“真美啊。”如今雪儿想起那个繁星点点、烟花明灭的夜晚,仍然激动不已。

大年初一,享受苗家独特的迎宾仪式,喝米酒,脸上盖章

初一早晨,雪儿从山底转到了山顶。有几个顽皮的孩子们上了屋顶,向远处扔着鞭炮。在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色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还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在这里,雪儿和游伴们享受了苗家独特的迎宾仪式:喝米酒,脸上盖章。老人们也出来迎接远方的客人,现场观众踊跃参入,热闹得很。节目结束后,游人可以去寨民家中做客,一般都适当地留点费用或者纪念品。

按约定的时间,大家5点钟返回客栈,一起包饺子。没有借到小擀杖,圆柱型的玻璃杯派上了用场,在凯里带来的4斤面全部包完,雪儿又去邻居家借来个锅,两个锅同时下饺子。初一的晚上,近20人吃上了山东风味的大饺子,南方的驴友们直呼过瘾。

载歌载舞过大年

YMG记者曲彩云

出镜人:大伟过年地:长白山附近小村庄特色:朝鲜族年俗体会:“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望、情感、理想和追求,通过这些传统方式和形式展现了出来。”

大伟是一个旅行人,每年都要到各地为驴友们探路。有一年春节,大伟到东北探路,在长白山附近一个小村子里过了个年。小村子总共二十多户人家,刚刚开始发展民俗旅游接待,大伟住进一户朝鲜族人的家里。

自制打糕

大年三十一早,女主人起来蒸上一大锅糯米,要制作朝鲜族特色食物———打糕。男主人排行老大,早饭后他的弟弟一家过来了,这是一年一度的家族成员聚会,来的都是直系亲属,不包括已出嫁的女儿。

女主人将蒸好的糯米倒在屋外特制的砧板上,家中的男青年人手一把大木槌交替用力锤击糯米。大伟也接过木槌体验了一番。木槌很轻,如不用力挥舞,砸到软绵绵的糯米上根本不见效果,太用力也容易砸歪,“没几下就大汗淋淋了。”大伟很佩服当地人的恒心。在男劳力几次易手后,打糕终于完成了。此时的打糕细如凝脂、粘而不滞,再沾上炒熟的黄豆、芝麻等做成的粉,更是香甜可口。

迎接祖先

年三十傍晚,要迎接“祖先”。刻有祖先名字的牌位早已放木桌上,在男主人的带领下,全家人恭恭敬敬给祖先磕头行大礼。然后另摆起餐桌,欢欢喜喜共进晚餐。饮罢三盏,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坐不住了,男人们唱歌,女人们起舞,那种由心而发的欢乐舞蹈感染了大伟,他也笨拙地跳了起来。

大年初一早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铺上崭新的褥子,请家中老人就座,儿孙依照大小顺序给老人磕头,齐声祝福老人健康长寿,老人为孙子孙女发红包。大伟也按照当地礼仪给老人磕头,获得了老人美好的祝福。“磕头拜年这种形式在我们这边几乎没有了,虽说尊老爱老不必拘泥形式,但这种隆重的大礼还是更能体现出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大伟很赞赏朝鲜族人这一仪式。载歌载舞大礼结束,开始早饭。初一的这顿早饭才是朝鲜族真真正正的过年饭,最好的菜肴和最好的打糕、米糕此时全部上桌,初一早上会有年糕汤。早餐后男人们前往村中长辈家叩拜,女人们在家准备待客的菜肴。孩子们和年轻的女孩就开心地荡秋千或压跳板去了。

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丰盛的食物、祭祖、节日的盛装、尊老爱幼的传统、亲朋好友间浓浓的祝福、载歌载舞、传统游戏……朝鲜族人家的春节让大伟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些传统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年味不仅仅是丰盛的食物和物质,更是精神文化层次上的。这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失去或者淡化的东西,如果只剩下物质上的丰富,就如同一盘没放盐的菜,菜再好,也淡了。”

新闻推荐

46路公交调整行经康和新城

本报讯(YMG记者耿晶通讯员郝亮亮)为方便康和新城及周边居民出行,1月26日开始,46路公交线路暂时调整运行至康和新城。具体方案为:从烟台山沿原线路运行至...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出外过大年, 跟家人在一起在哪儿过年都快乐)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