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春节越来越近,采购年货已被市民提上“首要议程”。记者昨走访烟台市各大超市、糖果糕点零售店发现,各商场、超市年货生意格外红火,其中要数传统年货销售最为火爆,中式糖果反超洋糖果,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货产品。(1月19日《珠江晚报》)传统年货生意格外红火,说明市民正忙于办年货。笔者认为,光办“物质年货”还不够,还应该多办一些“精神年货”。
以往每逢过年,人们都习惯为吃、喝、穿办年货。这些“物质年货”确实必不可少。过年了,一大家人团聚,少不了吃呀喝呀穿呀。但是,仅仅办“物质年货”还显得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过年需求。因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市民除了吃喝穿之外,还需要充实一下精神生活。如看一些文化书籍,听一些经典歌曲,看一些精彩大片录像,参加部门、单位或社区组织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等。只有这样,在享受“物质过年”的同时,还享受“精神过年”,才能使春节过得更有文化品位。毕竟,没有文化元素的春节就像破皮的饺子,吃起来没啥味道。俗话说:“过了腊月半,就把年来办。”时下,正是办年货的时候,希望每个市民在办“物质年货”的同时,还应该根据各自的需求,多办一些“精神年货”。同时,有关单位和部门也应该根据市民们的需求,适时地开展一些送“精神年货”活动。比如送戏下乡,送图书进社区等,让人们“物质年货”、“精神年货”一起办,以便能够过一个欢乐、祥和、热闹和充实的马年文化新春佳节。
新闻推荐
西炮台社区“活雷锋”组团送年货, 30位困难户代表领到大枣饽饽
本报讯(YMG记者刘晓阳通讯员于盛学宫雪玲)室外大雪纷飞,室内暖意融融。昨日上午9点,在通伸社区居委会服务大厅内,本报和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的“2013—2014年...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