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时候,生活是一场无法预知的际遇,但大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就是我们之前种下的。种下的是豆,生活不会给你瓜。小红的遭遇,就是最好的诠释。如果说在35岁那年嫁给大兵时,她对未来的生活还没有准确定位和把握,是因为第一次走进婚姻,对如何经营家庭、如何与丈夫及丈夫的父母相处以及如何做后妈等等需要慢慢摸索,需要在碰撞中磨合。但离婚后的种种不幸、妥协、无助,却只能说是意料之中。
这是一个大雪飘飘的寒冷冬日,在报社会客室,记者见到了小红,憔悴的脸,依稀还能看出她的俊俏模样,小红神情萎顿,眼神中充满了不安和担忧。
35岁的大龄剩女找到了幸福
2007年,35岁的小红认识了大兵。是邻居介绍的,但在邻居介绍之前,大兵的母亲已经相中了俊俏文静的小红。那会儿,小红在村里,而一河之隔的大兵已经离开村庄,在烟台市区一家大的国有单位上班,还做到了管理岗位。在小红的眼里,长相帅气、工作体面的大兵充满了魅力。虽然大兵有过一次婚姻,前妻去世后,留下了一个儿子,但小红把这部分忽略掉了。小红的想法是,大兵前妻的儿子由婆婆抚养,他们会有自己的孩子。
然而,生活中的矛盾并不会因为她想忽略就不存在。
婚后第二年,小红也生下了一个男宝宝,一家三口的生活甜蜜幸福。那时,小红感觉上苍待自己真是太好了。大兵不止帅气、工作体面,还特别体贴疼爱老婆,上苍又送给自己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小红很知足,小红很幸福。
丈夫与前妻的儿子要到城里上学
大兵和前妻的儿子彬彬转眼到了上学的年纪。彬彬一直在乡下由爷爷奶奶带着,大兵心里对儿子充满愧疚,这会儿要上学了,大兵不想让彬彬继续呆在乡下,城里的教学质量毕竟要好些,大兵也不想让彬彬上学了还没有爸爸的陪伴。
大兵以为小红不会反对接彬彬到城里上学。毕竟,前妻已经走了,小红就是彬彬唯一的妈妈了。于是,在临近春节的一个冬夜,大兵跟小红提起了这件事,想跟小红商量好后,春节回老家将彬彬接到城里先适应一下城里的生活。但大兵没想到,小红激烈地反对,她的暴怒让大兵惊讶。这一晚,这个家庭的甜蜜幸福被小红的哭闹撕裂了,大兵陷入了烦恼。
为了不影响家庭生活,大兵经过思考以后暂时屈从了小红的意见,让彬彬继续留在乡下。但夫妻的感情由此有了裂痕,小红不会想到,这道裂痕会越裂越大,最终将她和她深爱的大兵彻底分开。
很快就是春节了,小红和丈夫带着儿子回乡下的婆婆那里过年。小红不知道,想让彬彬到城里上学,也是婆婆的意思。婆婆希望孙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跟大兵说起时,大兵很开心,告诉妈妈先跟小红讲一下再接彬彬回去。这以后就石沉大海,迟迟不见回应,尽管大兵不说,婆婆也猜到阻力来自小红。于是婆婆给小红的脸色就是老阴天了。而小红婚后一直受到丈夫、婆婆的宠爱,哪里受得了这个呀,两个女人在大年夜里吵得不可开交。这让大兵烦透了。
勉强过完春节,小红一家三口回到城里,但生活的甜美丢失了。大兵认为小红不再是以前那个温柔乖巧的妻子,变得不可理喻,而小红也很委屈,当初结婚时说好彬彬由婆婆抚养,现在凭啥要变更,那个体贴疼爱自己的老公哪里去了?大兵开始三天两头晚归,有时甚至夜不归宿。小红痛苦伤心,夜不能寐。但每次大兵回家时,她就收起痛苦伤心,像一只愤怒的刺猬,耸起了全身的刺,恨不得扎得对方遍体鳞伤。
如此恶性循环,大兵干脆不回家了。秋天,他们俩彻底分开了,离婚手续办得很快,儿子归小红抚养,小红暂时还住在大兵的房子里,大兵每个月负担600元抚养费。
丈夫离婚没离家
小红不知道,离婚以后,她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大兵很快和另外一个女人同居了。用小红的话说,“长得没有我漂亮,年龄大,还带着一个快20岁的儿子,有什么好的。”但是大兵却跟那个女人登记结婚了。小红很有挫败感,她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就算那个女人愿意接彬彬到城里上学,现在我也同意了啊。我跟他说只要他跟我复婚,我就同意接彬彬到城里来,为啥他还是跟她结婚不跟我复婚呢?”
不跟小红复婚的大兵却仍然像丈夫一样常常到小红的住处,而且像丈夫一样跟小红睡在一起。不过,他从来不留下来过夜,却跟小红许诺要跟那个女人离婚,重新跟小红复婚。“我是真不舍得和他分开,他每次来我也都默许了。”小红说自己有时也很疯狂,她甚至打到大兵和现任妻子的住处,大吵大闹,厮打大兵的现任妻子。“她从不还手,她特别听大兵的话,大兵告诉她不能还手,因为自己的大儿子没有妈妈了,不想让小儿子再没有妈妈,所以不管我怎样撕扯她,她都忍着。”
就这样,在吵闹厮打中,小红怀抱着复婚的希望,和大兵保持着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走过了四年。“你说他还会和我复婚吗?”面对记者,神情萎顿的小红反复问着这句话,她告诉记者她快崩溃了,要离开又离不开,不离开又渺然没有希望,对未来绝望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他只是骗你,不想跟你复婚,你有什么打算呢?”“那我也离不开他啊。一个是我心里真是放不下他,再一个,他说过,我不让他来,他就不给我钱,那我和儿子怎么生活啊,法院判的一个月600元抚养费还不够儿子上幼儿园的,我也没工作。”“你不能去找个工作吗?”“我得接送孩子上下学啊,我也没文化,找不到太合适的工作。”
小红说父亲80多岁了,兄弟姊妹虽然多,但现在几乎都不愿意跟她来往,没人能帮忙看孩子,孩子只能自己接送。“哪有那样的单位可以晚去早走的呀?”
纷扬的大雪中,小红离开了,她的背影在风雪中如此落寞。(文中人物为化名)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仪明刚)今年烟台市将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全市新发展248个省规划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