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市府华茂“老样板”现新面貌, 环境综合整治 营造宜居社区

来源:烟台晚报 2014-01-06 16:11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张怡通讯员高文涛尹燕波于雪梅摄影报道

虽然已是数九寒天,但华茂小区的长廊小广场上,却仍旧聚集着不少老人,打着牌、聊着天……“重新整治后,小区环境就是不一样。”家住华茂小区的李大爷指着西北方位的角落告诉记者,以前尤其是夏天,那个角落几乎就是一个公厕。住在一楼的,成天连个窗户都不敢开。现在好了,政府出钱给铺了这么漂亮的防滑地砖,又把整个小广场给修整了一番。居民们在这儿坐着聊天、打牌,心里都觉得敞亮。

据了解,地处我区中心繁华地段的市府、华茂两个小区,拥有居民楼478座,住户6800余户,曾一度作为芝罘区乃至烟台市小区的样板工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小区的设施逐渐老化,加之其特殊的位置,使这两个小区渐渐呈现出人口稠密、外来人口较多的特点。同时,居民楼间距偏小,商业网点较密集等现状,都给小区的日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

为了使“样板小区”重现昔日的美景,2013年,市政府下大力气,对市府、华茂两个小区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并按照责任分工,由市住建部门负责外墙粉刷、“平改坡”整修、停车厂改造等7项内容;市城管局负责路面整修、管网改造、路灯整修等4项内容,芝罘区城市管理局承担了拆除违章建筑及广告牌匾、升级环卫设施,以及改造小区绿化等多项任务。

经过近一年的辛苦努力,如今,两个小区的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然而,靓丽环境的背后,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城管人的艰辛。在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他们克服了改造经验少、居民不理解、财政压力大等多方面的困难,积极出谋划策、集思广义,用自己的真心付出和辛勤汗水换来了小区面貌的焕然一新。

徐峰:“站在居民的角度想问题,事情就好解决了”

如今,再和徐峰谈起在小区改造期间,曾经遭遇到的划车、上访,甚至被人用胶水把车锁洞给堵住的事情时,他淡然一笑,“都已经过去了。站在居民的角度,我能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

2008年参加工作的徐峰,长期从事地埋式垃圾箱的推广和安装工作。在环境综合整治期间,他担负着两个小区环卫设施升级改造的重任。

由于市府、华茂两个小区的商业网点多,因此需要新建垃圾房和安装地埋式垃圾箱配合进行。这对于在地埋式垃圾箱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徐峰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在此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垃圾房。突然接到这样的任务,真是有些措手不及。”

尽管对于垃圾房的建设是个门外汉,但为了圆满地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徐峰拿出了一贯的韧劲,不惜从头开始。

为了尽快积累经验,徐峰抽出专门时间,先是对全区所有的垃圾房进行考察,并多次请教垃圾清运部门。通过考察学习,他了解到,建造一座垃圾房并非简单的把垃圾箱罩起来,无论是位置、材质,还是工艺等细节方面都有很多讲究。

为此,徐峰逐条街道、逐条胡同,对小区的地形、人口情况、商业网点分布和现有的环卫设施进行普查,并向房管处和办事处等单位认真了解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结合两个小区的实际情况,他积极与市住建和区环卫部门沟通,制定了华茂小区以新建垃圾房为主,市府小区新建垃圾房和安装地埋式垃圾箱相结合的科学有效的方案,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

在此基础上,他还认真吸取了我区多年建造和使用垃圾房的经验,会同设计部门制定了全金属框架、金属雕花板外墙、欧文斯瓦屋顶的设计,并根据使用实际,扩大了投放口,安装了下水设施,设置了禁止停车栏杆,使新建设施坚固、美观、实用。

然而,令徐峰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不分昼夜地忙于小区建设时,由于部分居民的不理解,施工遭到了阻挠。

有的居民认为,在门口新建一个大型垃圾房会产生异味、污水等,造成二次污染,影响小区的环境;有的居民甚至认为垃圾箱是脏东西,放在门口会影响“风水”;甚至还有人以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为由,向市长电话投诉阻挠施工,不允许在学校和幼儿园附近设置垃圾箱……

面对居民们的不理解,甚至砸他的车、用胶水堵住车锁洞等不理智的行为,徐峰有口难辩。然而,对抗不是办法,争取理解才是关键。为了取得大家的信任和理解,徐峰深入居民家中,与持反对意见的群众面对面沟通、解释。把自己放在小区居民的角度,向大家宣传改造的意义,以及后续管理的举措等。徐峰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释,最终换来了居民们的理解和支持,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杨正:“小区环境整治牵扯很多家庭,咱哪能只顾自家孩子”

作为市府、华茂小区违法建设拆除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区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执法科科长杨正感触颇深。面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杨正首先确定了两个小区违法建筑拆除所面临的三大难题:力量弱、总量大、沟通难。

如何破解这三大难题,杨正费尽心思、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可以确保违法建筑拆除工作顺利完成的“两大法宝”。

法宝一:合理分工。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违建拆除任务,首先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体系。对此,杨正积极借鉴目前我区在市容秩序监管方面的经验做法,对市府和华茂小区也实行了区域分包责任制,由他本人负责总体工作和对上的沟通协调,并从执法科抽调了时超和陈建两名精兵强将,分别负责两个小区的整治工作。“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有了好的带头人,各项工作便有了抓手。分工明确后,时超和陈建两位负责人分别带领中队的执法队员,对现有的门头牌匾和违法建筑进行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对需要依法进行拆除的,做好调查笔录,并下达执法文书,健全的执法流程,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法宝二:深入宣传。由于市府、华茂两个小区是老旧小区,违章的主体大多是老坐地户,因此,思想工作困难较大,单单依靠正常上班时间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尽可能减少执法成本,不耽误小区的整治进程,杨正带领相关负责人,牺牲休息时间,“5+2”“白加黑”地连续开展工作,耐心地对违法业主开展集中说服。白天业主家里没人,他们就晚上去;一次做不通,就去两次、三次,甚至八次、十次,直到做通为止。通过他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多数违建业主的思想工作被做通了。在整治过程中,90%的违建和违章门头牌匾是由业主主动自拆,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称赞。

当记者问到整治期间,孩子怎么办时,杨正的眼睛湿润了。无暇照顾年幼孩子的杨正说,“没办法,两个小区的改造牵扯家庭更多,咱也不能只想着自家的孩子。”

采访中记者得知,被借调过来的陈建,在整治期间,身体曾一度不适,但他却从未向任何人提起。为了不耽误工作,他自己默默地承受着病痛。新婚燕尔的时超,对于没能好好陪伴妻子也充满了愧疚,然而,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也使他的工作充满了动力。

王成强:“只要群众满意,再累再难都是值得的!”

作为市府、华茂小区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园林处的王成强一开始便接过了绿化改造的重任。

为了让绿化改造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改造之初,王成强先主动将改造意向对外公示,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为此,他还主动走街串巷,走访周边居民,认真听取他们对绿化改造的建议。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区绿化改造经验,对每一块绿地提出了合理改造意见,做到因地制宜、搭配合理、群众满意。

尽管施工过程中,王成强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反对意见也依然存在。

王成强回忆说,绿化改造工程开工是在8月份,当时正值多年罕见的高温期。在工地上,一天至少得换三四件衣服,因为都被汗水浸透了。其间,不时地还有阻挠施工的情况。但为了不耽误工期,王成强带领一班人一边科学调度施工进度,一边根据群众提出的建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最终,圆满地完成了施工计划。

然而,3个月工程结束后,王成强却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不过,他告诉记者,尽管施工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当看到改造后的社区优美的环境时,当得到小区居民们的满意答复时,他觉得,再累再难都是值得的!

新闻推荐

代表、委员为建设现代莱山建言献策

YMG记者牟涛实习生于禛祎邵帅重视乡镇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投入,公立医院探索介入民营养老市场,加强莱山区的餐饮文化宣传,打造夜间“霓虹”工程,壮大实体...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府华茂“老样板”现新面貌, 环境综合整治 营造宜居社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