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手艺吃饭”,此路不通!“一招鲜,吃遍天”,理想破灭。穷人的孩子,路在何方?
这个时候,烟台街的诱惑像灯塔一样在向他招手,他决定到烟台去投奔堂兄李桂轩。
李老爹病危,推迟了他的行程:1887年胶东一场大瘟疫令崆峒岛上都出现了一个“鬼子茔”。中国人死的就更多了。
临行,李老爹用微弱的声音对儿子说:“孩子,人都说‘穷家富路\’,你爹能耐了一辈子,越穷越忙,越忙越穷,没给你留下立锥之地。你是棵没根的草呀!只好四处飘零。我快要找你妈去了,你到烟台去闯荡,也不违背‘父母在,不远游\’的古人教诲,去吧!只是路上小心!你没有盘缠。”其实,李东山还是有盘缠的。他兜里有6枚铜子———就是他蔑视店规挣来的6枚铜子。
就凭着6枚铜子敢上路吗?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很多人不敢想像他的冒险行动;但是他要寻找人生的起跑线!烟台,那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前面就是万丈深渊,就是荆棘遍布,他也要勇往直前。因为他已经别无选择。
自然不能徒步前往,他选择了挑“八股绳”。在旧中国的苦力行当中,铁匠有“铁匠谣”,诉说着最苦的行当是铁匠;码头工人有“码头歌”,说一脚踏跳板,一脚踏鬼门,其实,最苦的莫过于挑夫了。这种完全靠肩挑实现的长途贩运,因为路况原因而加倍艰苦。胶东多山,行走其间,看似近在咫尺,可要寻声相会,却得费些工夫。无车可通,只能靠毛驴,“赶毛驴的”,俗称“驴脚”,成为沟通城乡的主要运输工具。“挑八股绳的”又等而下之,连毛驴的一点脚力都无从借助,千里无轻担,这脚底生泡的行当确实苦不堪言。
6个铜板上路意味着什么?当时路边店的小吃,一碗面条是九个制钱,接近一个铜子,从威海到烟台二百多里,最快也得两天一宿,他无钱住店,只能露宿。然而,天正下着鹅毛大雪。他只能连夜攒行。一个孩子在长途跋涉。他挑着重担。既然是贩运,自然多多益善。其实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当时烟威城市化进程才刚刚开始,城乡贸易实在微不足道。一点点土特产,不过是将熟地瓜干晾干,放在干燥阴凉处让其生出一层白茫茫的白霜来,文登人称之为“地瓜枣儿”。挑到城里,吃惯了玉米饼子的市民,吃稀罕,用来换换口味。李东山挑了来,是准备送给新掌柜的当见面礼的。百里送土仪,也算礼轻情义重吧?起初,他精神抖擞,跨步高远。然而,刚刚走到蒿泊,他就浑身冷汗了。毕竟父亲去世之前,他昼夜守护,付出的精力太大,还没来得及休整。他放下了挑子,用路边的积雪狠狠地搓脸,终于克服了倦意,大步流星地往前赶路。走到了北店子,他才吃了第一顿饭。一大海碗面条他三口两口就下肚了,真想再吃一碗,可是想到路途尚远,就只要了一碗面汤。
好好歹歹地走到了金沟寨,又累又饿又瞌睡,还干渴得要命。望见村头有幢破茅屋,他想去讨口水喝,却一头栽倒在茅屋门口了。
新闻推荐
今天大部分地区有小阵雪, 市区最低气温-4℃,市民注意防寒保暖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未来几天,烟台市气温仍在低位徘徊,北风较强,市民外出时需注意防寒保暖。昨天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凌晨时分,市区最低气温在-2℃左右,早...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