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烟台市50多万中小学生进入暑假生活。如何让孩子们既享受7个周的快乐假期,又避免意外伤害,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市疾控中心统计,去年烟台市有178名儿童、青少年死于意外伤害,交通、溺水、摔跌伤等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致伤的主要因素,安全事故多发生于假期和家庭内。对此,市教育部门表示,安全问题重在预防,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中小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假期安全事故的发生。
按照往年的惯例,暑假期间也是学生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学生在玩耍中或者是在外出旅游时,由于脱离了学校和父母的有效监管,加之不少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自护、自救的安全知识,致使意外事故频发,酿成了很多家庭和社会的悲剧。保障学生假期安全不仅仅是一件关系到几个学生、几个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着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可以也应该“小题大做”。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要齐心合力,织就安全防护网络,让学生的假期既快乐又安全。
这些年来,每到假期,学生溺亡、遭遇交通事故的悲剧,早已算不得新闻。因为每到假期,总会有相同的悲剧发生。虽然每年此时,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都会发出通知,要求社会、学校、家长共同看护好孩子,保证孩子的假期安全,避免悲剧的发生。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年复一年的重申并没有阻断年复一年的悲剧。我们在感到无力与沮丧的同时,更深感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暑期安全快乐地玩耍,作为家长,首先应绷紧安全弦,做好孩子们的暑期规划,告诫孩子远离危险场所。学校要做好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工作,特别要把外出旅游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等功课做足,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做好预防工作。例如在一些水域设立警示牌,在事故多发地安排巡视联防,组织学校教职员工、志愿者与儿童开展结对子活动等。更为紧要的是,学校、家长与社会要联手对孩子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以更为丰富、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的形式,让孩子们能清楚地意识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正确的安全观念。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应该“小题大做”,谨而慎之,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不留安全死角,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又健康的暑期空间,而不应该随着放假让安全也“放假”。YMG记者刘洁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从7月上旬开始,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李淑芹,副主任张维利、于旭华、高琦、王建国分别带领执法检...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