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社会矛盾,司法力量不可或缺。烟台市已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全市律师共担任常年法律顾问3100家,有9名优秀律师受聘担任烟台市政府法律顾问。
2015年,全市法治建设可圈可点。法德文化阵地集群成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强基固本”三年规划收尾。展望2016年,烟台市9成乡村、社区建立法德共促会,各县市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半数县市区达到网格化专职调解高标准……
“法德共进”建立4500个法德文化阵地
数据显示,2015年市司法局在全市着力打造建成了193个“法德共进”示范点,实现镇街示范点全覆盖,使全市建立法德讲堂总数达到6100个、法德共促会5543个、建成法德文化阵地4500个。
在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上,实现了法治文化公园或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县市区全覆盖,形成“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法治文化阵地集群。在重点对象普法工作上,组织全市4万余名公职人员参加了年度网上普法考试,网上普法考试实现常态化,助推公职人员普法教育提档升级。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模拟法庭、法治演讲等寓教于乐的法治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感染力。加强农民学法用法工作,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已超过50%,47个村庄(社区)获得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荣誉称号。市司法局法制宣传科科长尹爱华介绍,2016年年内,烟台市将在90%的乡村、社区建立法德共促会,50%的乡村、社区建起法德文化小广场或法德宣传一条街,开展高尚而又接地气的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法德共进”工作在“高、广、动”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法律管家”创法律服务新模式
全市3230余个村居(社区)已建立“法律管家”,75个镇街建立“法律管家”服务团。群众咨询8130余人次,上门服务670余人次,办理实体法律服务240多件,提供法律援助71件……
2015年3月,市司法局下发了《关于普遍建立“法律管家”的意见》,在全市推行以“法律管家”为引领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市司法局律师科科长宋德功介绍说,“法律管家”充分整合了法律服务职能,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职能于一体,为村居、社区群众提供法律宣传和咨询,接受委托或根据申请办理具体法律事务。“已经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轻骑兵\’。”他形容说。
2015年,市司法局还着力推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推行公证法律援助制度,全年全市共办理5393件法律援助案件和395件公证法律援助。
化解社会矛盾,司法力量不可或缺。烟台市已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全市律师共担任常年法律顾问3100家,有9名优秀律师受聘担任烟台市政府法律顾问。
宋德功透露说,2016年,拟在县市区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50%以上的乡、镇、街建立“法律管家”服务团值班室、村居(社区)建立“法律管家”工作室。同时,加强“法律管家”配备工作,确保50%以上的村居(社区)配齐配强“法律管家”成员。“强基固本”筑稳定第一道防线
做好“强基固本”工作,是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保障。2015年,市司法局着力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上下功夫。
市司法局基层工作科科长刘以辉介绍说,2015年全市共新建司法所51个,改造、扩建司法所22个;全市累计投入场所建设资金1263.8万元,新增办公场所面积万余平方米。建成栖霞桃村司法所、蓬莱大辛店司法所、龙口下丁家司法所、海阳东村司法所等32个品牌司法所和8个高规格示范司法所。
在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同时,还做好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各类行业专业调委会共聘请专职调解员522名,专家675名,初步建立了一支年龄知识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专兼职结合的调解员队伍。
截至2015年11月底,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医疗等领域成立了89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市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26560余起,成功率98.3%以上,调处复杂疑难纠纷1090起,防治群体性上访296起4160人,防止民转刑案件126起558人,有效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刘以辉透露说,到2016年底,司法行政系统县乡两级“信息互通+上下联动”工作模式将有效确立。到2016年底,全市50%的县市区将达到标准。YMG记者苗春雷
新闻推荐
烟台大学2016年艺术类招收55人, 校考报名时间为2月23-24日
本报讯(YMG记者李京兰)昨日,烟台大学公布2016年艺术类招生计划,今年在省内招收三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分别为“环境设计”、“音乐学”、“舞蹈编导”,拟招收55人。...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