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侯召溪通讯员韩志鸿)日前,世贸东路南延工程监理招标顺利完成,这是烟台市首个跨平台异地评标项目,也标志着在全省率先实现异地远程评标。自烟台市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交易及监管平台运行以来,市招标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大力推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操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异地远程评标新模式,通过加强与威海市的异地远程评标联动操作,在省内开创地市间远程异地评标的先河。世贸东路南延工程监理招标项目以烟台市工程交易中心为“主场”,以威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副场”,建设单位通过“山东省评标专家管理软件系统”随机在“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中抽取了5名本地评标专家、2名威海评标专家,并使用半自动语音方式发出通知。评标在烟台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1#评标厅和威海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异地评标室同时进行,7名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进行独立评审。评标期间,身处不同会场的专家们利用电脑或话筒实时交互图像和语音,就评标展开交流。整个评标过程中,专家的一举一动都由摄像头监控并录像,全程有迹可循、有据可考。市招标办在线监督威海评标全过程,经过半天的严格评审,项目招投标工作圆满完成。异地远程评标作为深入推进工程招标改革的新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克服当地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评标工作效率,降低招投标成本;另一方面,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打破物理时空屏障,通过共享评标系统、语音和图像实时交互,在不同地点实现评标专家远程交流、实时监控。该评标方式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进行最大限度的隔离,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可以有效杜绝可能产生的廉洁风险。同时,远程异地评标也提高了电子招投标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推动资源交易阳光化运行和在线化操作、提升工程招投标服务和监管水平,也有利于打造规范统一的共享共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前,市工程交易中心已建成远程评标室3间、远程视频会议系统3套、异地评标机位12个、电脑12台、评标厅门禁系统、高清网络球型摄像机监控及100兆网络宽带等软硬件设备,并安装了威海市电子评标系统软件。同时,烟台市还制定了远程异地评标实施方案,解决了场所预定、数据通信、监控视频传输、评标操作流程、评标结果确认、专家评审费支付及相关安全保密等异地评标的重点问题,明确了主、副场招标人、专家评委、招标办、工程交易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为推进远程评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步,市招标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将全面总结本次试点工作经验,积极运用“互联网+”模式,以政府投资工程为重点,推动远程异地评标从市直向县市区拓展,全面深化电子化招投标,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威海市招投标监管和工程交易机构的互联互通,实现评标专家资源共享,彻底解决本地专家与投标人之间的“老熟人”问题,推进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王同芹YMG记者徐睿)日前,烟台高新区国税局和地税分局共同打造完成高新区国、地税合作办税服务大厅,为纳税人服务实现了“进一家门、办两家...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