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烟台检察史上唯一的“全国模范检察院”,芝罘区检察院在传统业务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新形势下,“互联网+”风头正劲,谋划再腾飞正在当时。近年来,芝罘区检察院抓住机遇,积极探索“互联网+检察”工作模式,建成全息指挥中心,与每名检察干警互联、互通,所有指令下达和日常检务全部在系统内开展、镜头下运行,形成人本化、个性化、精准化、规范化的队伍管理培养新模式,推动各项检察工作的创新发展。
引导式教育激发干警主体性
“领导讲、干警听、满堂灌”,传统教育曾困扰着新形势下的检察队伍建设。
为解决这一困惑,芝罘区检察院专门开发了“干警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系统”。按照岗位需求,明确个人短、中、长期职业目标,系统通过个人发展数据分析,制订和调整职业发展规划;政工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今年以来,先后推出“四位一体”轻微刑事案件办理监督执行新模式”、“镜头下指尖上智能化检察院”、“全省首个检察服务大厅”等多项创新亮点工作,并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
利用开放性,网聚正能量。依托“网上综合素质训练系统”,创新设置“检察系统文件讲话精神”题库,实现干警素能提升和培养核心价值观念的目的,“我为芝罘检察事业奉献,我是芝罘检察干警自豪”的芝罘检察精神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利用手机、微信、邮件、论坛等形式,建立了“芝罘正能量系统论坛”、“在线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构建起网络思想工作新模式,检察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年轻干警脱颖而出,在全省、全市获得表彰。
“我们不断探索构建尊重个体、互动开放的引导式队伍管理模式。传统队伍建设中忽视干警主体作用、队伍和业务两张皮的现象迎刃而解。”芝罘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姜峰介绍说。
“大数据”提升标准化
打开手机微信,点击“常见罪名定罪证据标准系统”,就能查看司法实践中75个罪名的法条规定、构罪标准、相关司法解释、证据规格、量刑标准等。“这套系统是我们在全国首创的。”姜峰介绍,系统具有开放性,登录人员可以随时将新增的司法解释等内容补录;办案人看手机刷屏的间隙就可随时查询学习,成为基层执法办案人员的随手快捷电子词典,有效统一基层执法尺度。今年以来,院里的刑事案件退查率下降21%。
在职务犯罪查办方面,芝罘区检察院建成侦查信息分析指挥系统。与全市12个经济、民生管理部门单位建立了绿色通道查询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了数据库,织成涉密网、互联网、天网、公路卡口系统等八大网络。“干警足不出户就可全面掌握、分析比对嫌疑人的信息。”姜峰说,在系统的带动下,干警大要案突破能力明显提升,芝罘区检察院荣获“全省十佳反贪局”称号。
为统一羁押标准,芝罘区检察院建设了羁押必要性审查系统,打造出“芝罘模式”并成为全国试点。办案干警根据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和日常表现,在系统内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应该羁押,确保了羁押工作的规范、科学、公正运行。(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烟台市有中雪,北部部分地区有大雪,北风风力较强,海面最大7-8级阵风9级,陆地5-6级阵风7级,-1~-5℃。预计市区明天白天...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