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慕溯
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如何让两个孩子和平共处,尤其是如何过老大这一关,是不少父母需要面对的难题。温州籍的潘女士最近就碰上了这样的“烦心事”: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璐璐(化名)在作文中吐槽妹妹出生引起全家注意,而自己则受到了冷落,就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钱江晚报》11月14日)
“单独二孩”正式实行一年多来,烟台市符合条件的家庭中只有十分之一申请生育,剩下九成家庭似乎仍在纠结中。选择生育二孩的原因很多种,同样仍在纠结的理由也很充分,其中如何“说服”老大再添弟妹就是个“技术活”。我曾亲历此事,当问及一位朋友是否会再生二孩时,她立刻手势“嘘”状,并指了指正在写作业的大女儿,示意此话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及,太敏感。一时间有了各类疑问,生二胎是很自然的事情,不仅给家里添了欢乐,而且老大不再孤单一人,理应高兴才是。本以为这只是个例,却不想采取各类方式反对父母生二孩的老大们却不在少数:有闹情绪、摔东西,故意使坏的;有8岁男童因不满妈妈生下二胎用502胶水自伤眼睛的;甚至有一名十二三岁的初中女生竟然用跳楼来“以死抗争”。
面对这样的反应,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是家庭教育失职而造成,骄纵溺爱让孩子变得自私,不懂分享。像现在的子女从小就在“4+2”模式下成长起来,小公主小王子们只关心自我感受,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一旦有了弟弟妹妹,便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被“抢”了、被“分割”了,不再完整了。对此,父母的确有必要反思家庭教育是否真的出了问题。
主观的问题尚可及时纠正,客观事实又该如何尽量规避?像一些家庭教育优良,本身并不自私的老大,也会对二孩持反对意见。原因是弟妹出生之后,的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二孩身上,客观上导致老大被忽略。这恐怕就需要父母在心理上与行为上避免失衡。
其实,家长们时常会过分强调孩子的无意识感受,在教育问题上通常善于管理孩子的行为。如,告诫孩子不允许做这件事,不允许碰那个摆件。或许,家长们可以通过管理孩子行为的结果,引导孩子的责任意识,来完成教育工作。就像是否同意生二孩的问题上,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告诉他“假如你有了一个小妹妹小弟弟,会有什么好事发生,当然也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等这一事情的后果,引导他自己对后果进行评估,并对自己所做的选择负责。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郭超通讯员姜正华贺文超)上周经历了《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玩命速递:重启之战》和《007:幽灵党》等几部国外大片厮杀,电影市场热...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