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晚,“2015年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考试大赛”在湖南省长沙市落幕。烟台拳师张天鸾经过多项技术评定、理论考试、面试答辩等环节的考试,获得武式太极拳七段资质。张天鸾是谁?她是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烟台市文化馆太极拳老师,烟台世秀太极苑武术总教练……
追求真学
站在中国武协的授段仪式上,回忆起几十年的练武经历,张天鸾感慨万千。1963年出生的张天鸾,在兄长的影响下酷爱习武,加入学校的武术队。作为武术队的代表,经常在上级参观时作汇报演出,也因此练就了一身扎实的武术基本功。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见识到一种从没见过的拳法。“在当时的火车站广场看到有人在练拳,很感兴趣。”张天鸾说,练了几个月,师傅只教她用于健身的太极套路,却不教“太极推手”,她便气馁了。虽然偶尔还比划比划,却失去了当时的那股认真劲。一直到了1999年,在拳友的牵线搭桥中,她加入了烟台太极拳研究社,结识了几位太极拳教练。“研究社真正把我带入了门,真正开始了解太极拳。”张天鸾说,因为基本功扎实所以进步很快。在一次“中日友好太极拳比赛”中,张天鸾荣获得了一等奖,让很多人为之震惊。可她并没有被荣誉冲昏头脑,而是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拜师。她开始远赴陕西、四川、河北等地,寻找太极名师探求太极真谛。明明获得一等奖,为什么还要去拜师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能获得一等奖,主要是靠小时候打下的好基础。但太极拳的内涵不是真正理解,太极拳注重“意”的练习,不懂“意”,套路就是盲目比划,那次比赛的成绩给我的激励非常大,也促使我去学习真正的太极拳。”对于当时的举动,她这样说道。她强烈的学习欲望,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使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李雅轩之嫡传弟子陈龙骧、李敏弟大师及武氏太极拳大师钟振山老师欣然接受了她的拜师请求。并悉心指点、栽培,使她的拳法日新月异,拳技突飞猛进,一招一式打出了传统太极拳的内涵。
“社区总教头”
获得太极拳七段,意味着张天鸾终于成为一名武术家。她解读说,七段与六段不同的地方在于,获得中国武术七段资质意味着肩上的担子加重了,除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拳技外,还要更注重对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她住在世秀社区,社区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但建立了世秀太极苑,为大家提供活动场地、出资为大家购买器械服装等练功必需品。张天鸾担任世秀太极苑总教练已经有十多年了,教授的学员已逾千人。她的拳艺受到了大家的认可,烟台市文化馆也聘请她为太极拳教练。各界的支持,让张天鸾如鱼得水。春夏秋冬、酷暑严寒,她始终坚持组织大家练功。凡是来找她学拳的学员,她都能耐心细致地从拳理到动作认真进行讲解,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员研究出了一套教学方法,对上到80多岁的老翁下至几岁的儿童因人施教,使他们尽快掌握太极拳的练习的基本要领。2004年开始至今,她积极参与组织社区每年一次的大型演武大会。召集烟台市区十几个社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每年一次的世秀太极苑庆典大会上,各献绝技,各得其乐,各得其所,欢聚一堂,活跃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捍卫正道
她是正道的捍卫者。对于国粹太极拳,张天鸾认为不容许有半点懈怠。比如,全民健身练太极让她既高兴又担忧。“国粹太极拳作为中国功夫的一种,尤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体系传承中应该不能偏离根本,不能背离太极拳理。”张天鸾说道。她不但严于律己,而且对学员也是严格要求、悉心教导。在研习武学的同时,她更注重把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德、武魂灌输给学员。“天资不灵,可以多教教;品德不好,就无药可救。就算教给再多,只会危害社会。”张天鸾说,她极为看重学员的个人品德,品德是她收为弟子的基本标准。对品德的重视,还体现在她拜师仪式上。她说,如果有学员想拜她为师,对学员要作综合考察,并且要求学员也慎重确认所寻之师是否能担起师父之职,既然双方认可,那弟子就要尊师重道,为师也要尽好师父之责。这样才能始行传统拜师之礼。正是对传统的捍卫,张天鸾为新开的拳馆起名“正道传统太极拳馆”,以示对“正道”的追求。YMG记者苗春雷
新闻推荐
想找专家看病却又苦于挂不到号?别发愁,大小新闻帮您忙!即日起,大小新闻根据烟台各大医院相关专家的坐诊时间,推出专家号预约,数量有限,挂完即止。如此便利的条件,需要...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