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6月,我任烟台地区化工局副局长,除了负责13个小化肥厂的生产调度、原料调拨,还分管办公室工作。当时,各级领导对农业、粮食生产特别重视,因而对小化肥的生产、建设倍加关心。化工部、省化工厅的有关领导经常下来检查、指导工作,办公室的同志负责接待,忙得不可开交。
当时烟台地委王韶华秘书长专程找我谈话,“德梓局长,小化肥生产太重要了,你是学这行、干这行的,地委、专署有关领导放心。可是,上级有关部门经常下来视察,接待工作就摆上了议事日程。你分管办公室,接待工作一定要搞好,可不能疏忽、大意。”我表态说:“请领导放心,决不能出半点纰漏。”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这有什么?接待工作无非让客人住好、吃好、休息好,服务工作热情、周到。还有什么可重视的!
谁也没想到,半个月不到,在一次重要的接待工作中,我因为不懂接待工作的学问,出了纰漏,闹出了一个大笑话,至今成了有关领导的笑柄。
王秘书长找我谈话以后,不长时间,化工部来了一位司长,主要为化工部领导来视察打前站、做前期工作。司长来了,我请示领导后,将司长安排在交际处(现在的金海湾大酒店)一号楼。
当天下午,王秘书长电话告诉我,晚上七点地委领导在市府礼堂请化工部的司长观看烟小红(烟台艺校)演出。让我晚上六点半去交际处接司长。王秘书长安排了一辆北京吉普。我准时来到交际处一号楼。司长在我的陪同下到了楼前,吉普车在那儿等着。我想,后边宽敞,让司长坐在后边。我开开后门,司长等候不语。人家走南闯北,什么场面没见过,心里明白,这样安排是不妥的,可就是不说,脸上始终挂满了笑容。我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就很客气地将司长拥进了后座,我开开前门坐上了“首长”座。我们准时来到礼堂前门。王秘书长在门口等候,地委领导和司长热情握手表示欢迎。
领导陪司长坐在前排中间,我和司机刘师傅坐在前排。我小声和司机说:“刘师傅,首都的人太客气了,他不先上车,等着咱先上……”,刘师傅道:“林局长,我不明白是他的官大还是你的官大?”我道:“咱算什么官儿,人家才是领导”。刘师傅说:“如果是那样,你安排的就不对了。前排是首长座,陪同人员应该坐在后排。”我不好意思地说:“这弄些什么景!我认为后边宽敞,应该让领导坐。”
演出结束后,王秘书长又和我说:“德梓局长,车已经安排好了,停在礼堂前门,你将司长送回交际处。”这回儿记住了,一定让领导坐在前边。我开前门让领导上,司长还是等候不语,始终微笑着。我一看表,都快十点了,没法又将司长拥上了前座。我开后门坐在后排座上。
一路上司长没哼声。到了交际处一号楼,我将司长送上三层楼。
回来的路上,我说给刘师傅听。刘师傅说:“林局长,这回儿你又弄错了,吉普车前排是首长座,这是上海轿车,领导应该坐在后排座上。”我道:“这是谁规定的,这么复杂。”刘师傅道:“没有什么明文规定,大概是约定俗成吧!”
第二天,我把这码事说给王秘书长听,王秘书长笑着对我说:“德梓局长,化肥生产有学问,接待工作也有学问,你还真得好好学学。”虽然领导没批评我,可我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当时,我一句话也答不上来,脸羞得有点红。林德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昌宏YMG记者曲妍妮)8月15日上午,来自烟台各地的100多名自行车爱好者,各自骑着心爱的自行车,云集夹河绿道南头广场上,参加“休闲芝罘”微旅游系...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