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全市慈善工作会议上发布了《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按照该意见,到2020年,全市可持续的慈善资源供给体系、全方位的慈善政策保障体系、多层次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基本建立,慈善事业对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有力补充,成为加快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的重要力量。
具体而言,全市将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规模和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占慈善组织总支出的5%以上;全市家庭参与捐助或提供(义工)志愿服务比例达15%以上,社会捐赠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0.1%;全市每10万人拥有公益慈善组织数量不少于4家,每个街道(乡镇)都建有1家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慈善组织;全市注册义工(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达12%,义工(志愿者)年均服务时间达到48小时以上;全市慈善组织通过慈善信息平台,实现慈善信息全公开。
在高校开设慈善课堂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弘扬慈善文化,打造全民慈善,未来烟台将从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积极推动建立表彰奖励制度等方面着手推进慈善事业。
宣传方面,除了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慈善宣传,促进慈善文化建设常态化外,更要将慈善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在高等院校开设慈善课程,设定义工学时,培养学生参与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全市还将积极推动建立表彰奖励制度。市政府将设立“烟台慈善奖”,每两年表彰一次在全市慈善领域有突出事迹或产生较大影响力的个人、机构和项目。各县市区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完善慈善捐助和公民义工(志愿)服务回馈奖励机制。
设慈善组织发展专项基金
通过扶持发展各类慈善组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完善减免税政策、建立健全慈善和社会救助联动机制等措施,壮大慈善组织,打造惠民慈善。
按照意见,全市将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赈灾救孤、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等功能的各类慈善组织。加快培养慈善事业发展急需的理论研究、项目实施和专业服务等人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慈善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培育扶持慈善组织发展。市级对依法登记成立满1年且不超过2年的为困难群体服务的扶弱济困类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给予3万元的一次性扶持资金。此外,还将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
向社会公开款物募集情况
近年来,市慈善总会推行“社会公开周”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高度认可。按照该意见,下一步全市将继续完善内部管理,打造诚信慈善。
强化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责任,慈善组织及时公开款物募集情况,募捐周期大于6个月的,每3个月向社会公开一次,募捐活动结束后3个月内全面公开;及时公开慈善项目运作、受赠款物的使用情况,项目运作周期大于6个月的,每3个月向社会公开一次,项目结束后3个月内全面公开。慈善组织应通过举办慈善公开周、设立慈善公开室、新闻媒体宣传、专业监督检查、聘请社会监督员及通过自身官方网站或批准其等级的民政部门认可的信息网站进行信息发布;应向社会公开联系方式,及时回应捐赠人及利益相关方的询问。慈善组织应对其公开信息和答复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慈善组织将募得款物按照协议或承诺,及时用于相关慈善项目,除不可抗力或捐赠人同意外,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未经捐赠人同意,不得擅自更改款物用途。
按照该意见,民政部门将建立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档案,围绕慈善组织募捐活动、财产管理和使用、信息公开等内容,建立健全并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制度、重大慈善项目专项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慈善组织年检制度和评估制度,每年按不低于30%的比例对慈善组织提交的财务报告实行抽查,抽查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开,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到2016年年底前,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慈善联合会,加强行业自律。此外,全市将多途径设立投诉举办专栏,畅通社会公众对慈善活动中不良行为的投诉举报渠道,加强社会监督。YMG记者曲妍妮
新闻推荐
如果说一盏盏路灯是闪烁在城市夜空的一只只眼睛,那么烟台市城管局养管处的路灯维修工人无疑是城市眼睛的守护者。尤其在这个夏天,他们默默无闻,用辛勤与汗水照亮...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