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互联网+农业”催生农业现代化

来源:烟台日报 2016-08-25 09:39   https://www.yybnet.net/

当下,“互联网+农业”的浪潮以其磅礴之势奔涌在广袤的田野上。2015年,国务院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农业”行动,互联网技术开始与农业深度融合,催生现代农业步入创新发展新阶段。我们要主动适应和引领农业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强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推动现代农业行稳致远。一、新业态新趋势

“互联网+农业”实现的是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导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为推动“互联网+农业”的落地执行,国家层面对农业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普及给予基础性的支撑。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由此可见,“互联网+农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一种新业态、新趋势。

农业产业链包括农资供应、农业金融、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的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农资和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方面,“互联网+农业”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农业”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准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成为推进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目前在烟台市已出现三大态势。一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互联网的落地执行,各种大量信息在城乡之间广泛迅速地传递,农村能够方便的获得“三农”政策、农业技术、农资产品、农产品市场、城市用工等信息,并进行双向交流,打破了农村信息渠道封闭,城乡信息不对称的困局,城乡差距在信息传递中逐步拉近,趋向一体。

二是有利于培植农村新型经营方式。农产品网络销售模式引发电商企业崭露头角,竞相发展,逐鹿市场。目前烟台市电商企业发展迅猛,如火如荼,蹄疾步稳。实践证明,互联网电商与传统供应链相配合,砍掉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供应时间,扩大了市场半径,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三满意”。

三是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互联网+农业”营销模式是以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为基础的。反过来说,农产品要介入网络营销就必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互联网+农业”的落地生根,提供条件,打通关口,奠定基础。二、新途径新模式

“互联网+农业”在探索实践中创新了许多新颖的结合模式:有互联网技术深度应用的智能农业模式,有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农资农产品电商服务模式,有互联网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找到了农业发展与互联网的最佳接入点、融合点和结合点。具体讲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国家队”———供销合作社擎起“互联网+农业”的大旗。商品流通是供销合作社的“老本行”,如何干好“老本行”,是供销合作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面临的新命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供销社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担当使命感,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实现新突破,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提升供销合作社流通网络的现代化水平,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搭建起区域性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以产地农产品收集、配送中心为依托,以城市社区超市为终端,建设有机衔接、运行高效顺畅、质量安全可靠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实现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把供销社真正打造成为保供给、稳市场、惠民生的“空中供销社”。

“老字号”———营销企业挺起“互联网+农业”的脊梁。所谓“老字号”指的是那些资历老、信誉高、规模大、实力强的营销企业。这些“老字号”营销企业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品牌优势。二是信息优势。三是资金优势。这些“老字号”激情拥抱网络信息时代,将传统营销与互联网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衔接,企业优势与网络优势相叠加,获得1+1>2的倍加效应。

“小不点”———农村网店担起“互联网+农业”的“叫卖”。今年五月八日国务院出台了“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的推动农资、农产品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农村的商场、商店、商铺纷纷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加入互联网成为网络电商,打通农村商品流通“最后一公里”。三、新机遇新挑战

“互联网+农业”对三农的发展带来历史机遇,也带来现实挑战。有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落地实施中,既要有热效应,又要有冷思考。

首先,要培育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互联网是依靠人才支撑的产业,但高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因此,国家要求学校、企业及社会组织合作办学,探索实训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推进国家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指导各类培训机构增加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项目,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加快培训电子商务领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要加速培养“新农人”。未来的农民都是“新农人”,要把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普及推广互联网的第一要务,只有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获得农民对互联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能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要加大资金服务支持。在一般情况下,要求“互联网+农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才能充分保障渠道畅通。由于农村大部分的渠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赊欠问题,即农民赊欠零售商、零售商赊欠批发商、批发商赊欠上级经销商,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有些欠账就可能逾期不还甚至成为坏账。所以,“互联网+农业”企业必须在设计渠道战略时,首先设法破解农村“无赊不成店”的思维习惯,或者破解追债难的问题。

第三,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各地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意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市场配置资源原则下,加快土地流转,配置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要让这些经营主体积极融入互联网,转变传统的营销方式,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要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跟踪研究,及时在商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引导力度。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万村千乡”市场网络,改善农村地区电子商务服务环境。赵培策(作者系烟台市农业局原副局长、调研员)

新闻推荐

昨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一名毕业生正专注地观看显示屏上

昨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一名毕业生正专注地观看显示屏上的招聘要求。当日,烟台市高校毕业生暨实习学生招聘会举行,参加现场招聘的企业60多家,提供各类就...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没有婚姻的妈妈2016-08-25 09:39
评论:(“互联网+农业”催生农业现代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