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的心目中,她是人人尊敬的好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她又是和蔼可亲的好妈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烟台国际学校副校长郝翠娟,用20多年的坚守和奉献,树立了烟台市教育战线的一面旗帜。
2014年9月新学期开学之际,郝翠娟受烟台二中推荐,由市教育局委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烟台国际学校副校长。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郝翠娟近几年先后提出了一些包括强化素质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和发展民办教育的建议,但此次身体力行,加入到民办教育的队伍当中,对郝翠娟来讲,也是经过非常慎重的考虑。但由于多年来对教育工作的那份理想和情怀,让她在面对这份新的选择时又异常坚定。
采访当天,当记者来到北师大附属烟台国际学校时,郝翠娟正和她的管理团队一起上英语口语培训课,她说:“这是一所国际学校,就应时时处处打造出国际化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在宿舍、教学楼、办公室必须使用英语交流,我们教师等也应该尽量都用英语交流,所以,我们就决定每周都拿出时间,培训所有工作人员的口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希望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郝翠娟说,烟台国际学校是北师大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外合作办学先进经验的示范学校,学校引进美国纳赛尔课程体系,原汁原味地将美国高中课程搬到烟台,但同时,又将“国学经典”落实到学生的课堂中来,开展古诗词、文言文以及经典名著的阅读,打牢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此外,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推出了科学实验课,带着学生到大自然里上生物课,通过观察大自然,认识一些动植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国外有的课程,尽量结合国内的情况,完善后呈现在课堂中,目的就是全方位培养学生。”郝翠娟向记者介绍:“我们希望能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作为一名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当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郝翠娟一直都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尽管我们是一所国际学校,但道德行为准则是不分国界的,真善美是每个人都应该崇尚的,所以,在国际学校,德育教育也是我们的核心内容。”郝翠娟说。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郝翠娟也有着非常明确而坚定的目标,努力让老师明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让学生明白:谁生了我,我又为谁而生,应该怎样生活。就是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让所有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砥砺品德、陶冶情操,让所有的孩子遵纪守法、懂得感恩、维护秩序,爱护环境,明理包容,成为有文化修养、人文情怀、社会担当的优秀人才。YMG记者李京兰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凡利到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现场督导森林防火工作。副市长徐少宁参加督导活动。孟凡利一行先后来到大南山防火通道、...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