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人社部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会上,芝罘区检察院获“全国模范检察院”荣誉称号,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38个检察院之一,这是全国检察系统的最高荣誉,也是烟台检察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检察院。
荣誉的取得绝非偶然。近年来,芝罘区人民检察院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大力强化“三项建设”,服务民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先后56次获省级以上表彰,两次荣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两次被高检院荣记集体一等功,连续四届被评为“全省先进检察院”,两次被省院荣记集体一等功,并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首批“双无”检察院等荣誉。
一串串荣誉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奋斗历程?
未检党小组牵头建立了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基地,建立品格证据调查、专人办理、分案起诉、回访考察等一系列制度,荣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预防党小组牵头探索建立360度廉政教育预防体系,向全区重大政府投资和民生项目派出“预防特派员”,率先开展行贿档案查询6569次、招投标现场监督210次,制作的廉政公益广告获省一等奖;
控申党小组创新听证会、答询会等信访案件处置新方式,采取公开说明会的方式化解集体访案件的成功做法,被中央政法委作为典型案例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抓党建带队建,有一个好队伍,才能有战斗力。
该院根据各部门业务特点,把党团支部建在科室,党团小组建在办案组,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党团活动,全院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昂扬向上”的浓厚氛围和“凝心聚力、创新进取、敬业奉献、务实高效”的芝罘检察精神,执法办案一线,服务群众前沿,业务精良、作风过硬,成为芝罘区检察院一道活跃的风景线。执法为民,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多年来,芝罘区检察院一直以全市十分之一的人员,办理了五分之一的案件。如何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办案任务?
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该院创新了精细化初查、集约化侦查、扁平化指挥、一体化作战的办案模式,2008年以来,共立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41人,大要案比例保持在80%以上,案件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均达100%,其中实刑判决率达到67%,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机关维护公民民事合法权利的重要渠道。芝罘区居民康某的前夫编造虚假债务并通过诉讼,独占康某离婚财产40万元,致使其生活陷入困境。芝罘区检察院受理申诉后,及时查明案情,依法提出抗诉,法院再审改判。这样的通过民事行政法律监督职能,帮老百姓讨回公道的案例,在芝罘区检察院不胜枚举。
创新平台,全力服务保障民生。为更好地便民利民,2012年以来,芝罘区检察院在离院较远的居民集中区设立派驻检察室,与所有业务部门对接,依托检察三级网络,在全省检察系统率先建成“远程视频接待系统”,实现与群众“微距离”;派驻检察官入户走访,解决群众身边的小事,提供“微服务”;利用身处最基层的优势,开展对基层站所法庭、基层组织人员的“微监督”;开发了派驻检察室管理平台应用软件,对派驻检察事务全部实行“微管理”,创出了城市派驻检察室的“五微工作法”新模式,省检察院吴鹏飞检察长在《检察日报》署名推荐。
近年来,芝罘区检察院始终坚持“民生工作无小事”,大力完善为民服务机制,依托“民生热线、民情日记、派驻检察”三个为民服务平台,推行完善了“首问责任制”、“党员双管双责”、“帮一联五走十”、“网络订单式接待服务”等制度,形成了全覆盖的为民服务网络体系。2013年以来,该院走访群众3100人次,全院百名干警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为辖区企业、学校和社区提供义务法律服务……(通讯员王宁YMG记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由《烟台晚报》、《今晨6点》和烟台市老年体协养生保健工作委员会荣誉出品,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小报童发行公司公益派送的《烟台市民保健手册》首...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