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勇闯“禁区”的“带电超人”

来源:烟台日报 2016-08-25 11:21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第一版)“既然小鸟能站在通电的线路上,人也应该没问题。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一定可以拿下!”李红新暗下决心。

在没有可借鉴经验和技术,没有专用设备的情况下,李红新和他的班组成员开始艰苦危险的试验攻关。围绕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的8个相关课目,他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上千次试验。李红新每天与简单的实验室和两基专门用来训练的杆塔朝夕相伴,验算的稿纸更是堆了厚厚的几大箱。

为了论证一个问题,李红新寸步不离实验室,在模拟线路上反复实验,不断改进。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每个研制项目都要进行无数次操作。时值盛夏,高温酷暑,穿上10多斤重的带电作业服和绝缘靴后,整个人密不透气,李红新却在杆塔上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操作一次下来裤腿里全是汗水,整个人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老师傅和同事们都戏称他为“小蒸笼”,原因是一靠近他就要“沾一身汗”。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一个个“扣”慢慢被李红新解开。

在进行了1000多次试验后,终于迎来第一次“实战”。1996年底,烟莱线更换10千伏线杆,那天,李红新第一个攀上线杆,结果意想不到的险情发生了。就在他即将上升到工作位置时,吊车吊壁突然失灵,碰上了高压线,随着两声巨响,两个大火球出现在了李红新的面前,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如果再稍近一点,就可能被电击倒或烧伤。尽管如此,李红新没有被吓倒,他将吊车重新调试定位,进一步改进工作流程,毅然再次登车作业,经过连续4个多小时的拼搏,终于顺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攻关小组努力下,一个个难题得到解决,李红新与其他成员先后完成了带电更换横担、导线、电杆、柱上开关、卡、接火等项目的攻关,全面攻克了这个当时只有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掌握的技术,开创了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先河。在创建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工作中,李红新荣立公司一等功。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两年的砥砺,1998年,全国10千伏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会在烟台召开,李红新和他的队友在真正带电的10千伏线路上演练,让国内同行为之瞠目。这位两年前“吃螃蟹的人”成为了“全国10千伏等电位带电作业第一人”,“带电超人”的名号和他的作业技术从此传遍全国业界。“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正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气馁的拼劲和不懈怠的干劲,李红新不但克服了带电作业这个世界性难题,还用汗水和辛劳,赢得了业内同行的尊重。他多次代表烟台供电公司参加全省、全国技术比武,并先后20多次应邀到上海、河南等地进行带电作业演示。

9000次带电作业零临停兑现社会承诺

时代造就英雄。1996年,为了提高供电可靠率,让企业和老百姓不因为电力线路和设备的检修而遭受停电之苦,烟台供电公司在全国北方城市率先提出了“限电不拉路”的庄重承诺,一“诺”千金,李红新责无旁贷的挑起了带电作业的千斤重担。

2009年冬日的一天,烟台供电公司突然接到东岳汽车公司打来的求救电话:“1万伏六氟化硫开关漏气,其中烤漆生产线已经启动,如不果断采取措施,全厂将面临停产的危险……”

险情就是命令。李红新立即奔赴抢险。此时,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面对地面厚厚的积雪,仰望塔翅上依稀可见的冰凌,李红新临危不惧,立即登塔作业。东岳汽车作为烟台市龙头企业,原设计为两条线路供电,分别是宇通I线、宇通II线。先期投运的是1万伏宇通I线,宇通II线刚竣工。由于雪天无法试验,宇通II线尚未投运。公司决定简化手续,打破常规,在大雪中为客户开辟绿色通道,立即投运宇通II线。

经过1个多小时的“浴雪”奋战,宇通I 线、宇通II线顺利实现电源切换。当得知烤漆车间的生产恢复正常,在场的东岳汽车公司领导紧紧握着李红新的手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你们,一旦停产,那可就是成百上千万的损失啊。”

2014年8月29日,威海10千伏水产线因电缆头老化“告急”,下线的5个水产企业及沿线几千户居民随时可能被断电。如果断电更换电缆头,最快需要4至6个小时完成作业。

一旦停电,沿线水产企业的冷库将面临严重损失。

李红新和他的团队接到“救援”通知,立即携带设备赶赴威海。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作业,检修工作顺利完成,整个过程都没有停电,保证了电力连续可靠供应,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实现跨区域协作旁路电缆不停电作业,为力争缺陷消除“零临停”积累了宝贵经验。“只要条件允许,我们都会坚持带电作业,使客户的损失降到最低。”李红新说。

奥运保电期间,输电工区每天要对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巡查两次。由于线路多,人手紧,李红新与带电作业班“主动请缨”,放弃周末休息日,利用完成检修任务的间隙参与巡线,太阳焦灼大地,一天巡线下来,衣服背后的盐渍好几圈。两个月保电期间,李红新巡走过的路加起来1000多公里,胶鞋磨破了4双,工作服被荆棘划破10多处口子,人也累得“枯瘦干黄”。见他这样子,“工友满心酸,妻子一眼泪”。“类似的经历太多了,但作为新时期的产业工人,要干一流的工作,创一流的业绩,就必须有不怕吃苦和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李红新坦言。担任带电作业班班长18年来,李红新带领班组共开展带电作业9000多次,为社会多供电量8500多万度,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7亿元,以“零临停”的骄人业绩,兑现着电业人庄严的社会承诺。

创新孵化器“红新制造”挑战国外先进装备

带电作业问题解决了,缺乏专业工具又成了李红新遇到的新难题。“日本有比较成熟的装备,一套下来要几百万。”李红新说:“我们的电缆规格和日本的不一样,他们的装备对我们并不适用。”如此背景下,李红新一方面钻研专业理论,一方面开始设计、发明作业工具,并想办法找地方制作。

10千伏配电带电作业工具、220千伏线路施工工具、220千伏直线铁塔更换绝缘子专业工具、创新改进的绝缘蜈蚣梯与绝缘隔板配合配网带电作业法、新式飞车、新式大刀卡具等一系列器具诞生,同事称赞:“红新制造,战胜了日本进口,了不起!”

2011年1月,烟台供电公司成立了以李红新命名的工作室。工作室与带电作业中心合二为一,成员为带电作业班的技术人员,平时负责公司输配电带电作业工作,业余时间则在李红新的带领下进行技术创新。

分支箱、变压器、环网桩、电缆剖切台……创新工作室里,李红新和他的团队自己动手制作工具,流水线式的操作平台将带电作业全真模拟。“以前搞创新都是一个人单干。现在遇到难题,就会通过创新工作室组织大家一起研讨,把个人的创新思路摆出来,集体交流讨论,融合大家的智慧,对创新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李红新说。

自创新工作室挂牌至今,李红新和他的团队创新发明工器具及作业方法已有2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山东省优秀创新成果1项,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成果1项,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1项,烟台市优秀创新成果2项。其中,三点可调式飞车针、一种用于带电接火的线夹等发明获国家专利,研制的“带电修补导、地线载人滑车”,改变了导、地线受损只能停电处理的困境,累计节省检修施工费用近400万元。2013年10月,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率先在全省开展10千伏电缆线路旁路不停电作业法项目取得成功。今年3月份,工作室被授予首批山东省“劳模(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山东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李红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像是一个孵化器,不仅凝聚智慧、培育人才,更孵出了一个个“金蛋”。如今,工作室创新储备项目“带负荷更换跌落式熔断器绝缘隔板”和“引流线绝缘支架”已进入研发阶段。“人一定要勇于追梦、努力圆梦,这样的人生才有乐趣。我的梦想就是让电网流动‘永不消失的电流\’,让千家万户灯火通明。”李红新动情的说。这是一个新时期电业人的“中国梦”,也是当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当李红新再次踏上2770公里烟台输变电线路征途时,当他攀援于莽野时,千家万户有理由相信,未来,是光明的。YMG记者慕溯通讯员迟荣民马学利张博文

新闻推荐

“烟台造”别克昂科威正式发往全国各地

本报讯(通讯员吕潇轩YMG记者郑勇军摄影报道)昨日,由烟台上海通用汽车东岳基地制造的别克昂科威正式发运出厂,走向全国销售网络。记者获悉,...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勇闯“禁区”的“带电超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