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近2万人医务工作者急缺
23日上午,全市精神卫生工作暨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会议,在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展开。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烟台市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有19560人,但全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人员还不到1500人。劳动量和危险性大、职业印象不佳、技术要求高,影响了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扩大。脏累险,年轻人不想干
“我们照顾的是特殊病人,他们很容易情绪冲动,所以对医护人员打骂是经常的事。”在精神卫生行业里,几乎每一位医护人员身上都有伤痕,一位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很多医学专业和卫校毕业的学生,都不想从事精神科工作,在他们看来,这个工作就是“脏”、“累”、“险”的代名词,因而行业内始终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市心理康复医院院长宫玉典告诉记者,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要求专业的精神疾病管理知识与技能,也需要适当数量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科专业护士,以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分工协作。但现实却有些“惨淡”。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从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和治疗工作的,多是护理人员,产生了队伍人员构成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少相关培训等系列问题。有些从业人员对《工作规范》不够了解,工作进行比较吃力。
防治网络完善但人才“喊渴”
目前烟台市探索建立起的四级社区防治网络,范围涵盖了烟台辖区内的所有县市区,形成了以卫生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上下联动的管理体系,更有利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网络构建逐步完善,但人才缺位却限制了烟台精神卫生工作的步伐。一边是人才“喊渴”,一边又是数字不断增长的患者群体。记者了解到,全市登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有19560人,占总人口的2.8‰。而截至到2013年年底的数据显示,所有从事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社区防治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到1500人,其中,来自专业医院、科室和精防机构的诊疗医护人员只有400多人。这意味着,每1名精神卫生工作者,需要承担13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及相关工作。
争取乡镇各配一名精神科医生
“我们从人力物力上予以倾斜,争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宫玉典说,烟台市精神卫生中心以培养基层精防人员为重点,开展多种专业培训,加强了对危险行为病人的社区管理水平,规范了重性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提高了随访管理重点病人的能力。市卫生局副局长邹志强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把精神卫生社会防治作为一个重点学科进行建设,各县市区社防人员要配备到位,把优秀人才充实到基层岗位上,每个乡镇争取调配一名精神科医生,保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人员稳定,规范工作交接程序和内容。从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每月有一定比例时间参加临床诊疗工作,每年参加国家或省级继续教育学习,以保持其临床诊疗能力和知识得到不断更新。YMG记者曲妍妮通讯员丛冰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刘伯珣)烟台文艺网(www.ytwenlian.com)昨天正式上线,开设多项栏目,展示基层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传承发扬烟台传统文化。同一天,大...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