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盛夏,又到了渔家乐的旺季。提起渔家乐,你眼前是否立刻浮现出了满桌海鲜、饭菜飘香的场面?如果你还这么想,就有点落伍了,烟台的渔家乐早已经升级换代了,从之前的海吃海喝到现在的私人订制,从以往的吃饭住宿到如今的寻根访古,烟台渔家乐的文化味渐浓了。
记者日前在养马岛采访时发现,当地居民或扩建自家住房,或改造废旧厂房,或活用老建筑,打造出了不同风格的渔家乐,大受游客欢迎。而养马岛的渔家乐堪称烟台市渔家乐升级换代的缩影。
YMG记者唐洪涛摄影报道
昔日撒网打渔,如今金牌渔家乐
20日上午,记者在养马岛洪口村见到“王霞渔家乐”的主人王霞时,她正忙碌着打扫卫生,“刚送走一批河北的客人,我现在要抓紧时间收拾一下,下午还有客人要来。”王霞说。
王霞之前以打渔为生,在牟平区政府的引导下,从2014年开始从事“渔家乐”。“当时,政府扶持我们开办渔家乐,把我们组织起来进行培训,每户补助1.6万元,动员我们改厨改厕:就是厨房贴瓷砖、旱厕改成抽水马桶,以保证客人吃得卫生,住得干净。”王霞说,这条路走对了,她现在每年只需忙活两个月,能挣五万元左右。“我们主要提供吃饭、住宿,让客人品尝到养马岛的地道海鲜,并且价格实惠;给客人推荐景点,骑马、洗海澡、赶海、看日出……我们养马岛有自己的微信圈,客人加个微信,就能了解到许多好玩的。总之,客人来这儿,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随着渔家乐越来越红火,王霞也不断琢磨新点子。“我家本来是四间瓦房,改造后现在有10个房间,最多可住29人。今年还新盖了50平方米的餐厅和车库,最多能接待40人用餐,客人停车也方便。”“之所以要加盖一座餐厅,就是想接待大团队。”王霞说,“养马岛气候宜人、海水干净、民风淳朴,原生态保持得非常好,尤其是后海,景点还免费。如今,我们村的渔家乐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了三十多家,还有人不断加入。养马岛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文化、马文化都非常有特色,绝对可以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昔日废旧厂房,今朝“渔家大院”
同一天,在养马岛张家庄的一家渔家大院,来自西安的冯旭先生正与家人坐在长廊里聊天。“我是第一次到烟台,感觉特别湿润,空气里仿佛都有一种海的味道。听说养马岛很有特色,特别是夜景非常漂亮,就赶过来了。我们来到烟台,不仅是旅游,更要体验一下当地的风俗,而养马岛最宝贵的是这里的渔村还保持着原来的建筑风格,这在大都市是感觉不到的,因此我更愿意住在渔家。”
冯旭入住的这家“渔家大院”,乍一看有点像双层的四合院,古色古香,院内绿意盎然。身处如此优雅娴静的休闲之所,谁又能想到,这里当初只是一处废旧的厂房呢?
院主人张建海对记者说:“原先这里就是村里的一个破厂房,房顶都漏了。我们两口子当时在外从事酒店服务行业,养马岛刚刚开始发展渔家乐,我们跟村里商量之后,就对这里进行了一番改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是这两年我跟随旅游局外出考察之后,眼界宽了、思维活了。我发现大多游客追求的都是原汁原味的东西。因此,回来之后,我投入二百多万,对渔家大院再次改造,在追求古代风格的同时,建了鱼池、栽植了无花果、石榴等当地的生态植物。”
除了住宿、餐饮,“渔家大院”还提供出海服务。张建海说:“我自己有渔船和快艇,常带着客人出海,到礁石滩可以免费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到海洋牧场可以采摘海带、扇贝,体验渔家生活。现在的客人已经不满足于吃和住了,渔家乐最关键的是让客人乐起来,而我们靠近海边,就是要打造以捕捞、养殖为主的海洋文化。我从事渔家乐已有14年了,所有的精力都没有白费,特别是放暑假之后,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自驾游的客人络绎不绝,我这里有23个房间,天天爆满,很多时候不得不转介给别人。”
新闻推荐
男子没钱回家偷电动车沿街叫卖, 这下家没回成,还被治安拘留15日
YMG记者王轶通讯员作阳福基摄影报道24日15:30,西大街派出所民警在车站附近正常巡逻,热心市民李某告诉民警,他发现一男子在车站出站口附近,推着一辆...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