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在改革和创新中培育英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改革创新的花蕾将不断孕育、萌芽、生长、开花

来源:今晨6点 2016-08-15 17:52   https://www.yybnet.net/

通讯员张卫静

学院“十二五”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进入“十三五”以来,一项接一项的改革行动计划不断振奋着师生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力量,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土地上,改革创新的花蕾将不断孕育、萌芽、生长、开花……

———这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院长于光辉在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时的一段话。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已走过13年的光辉历程。在充分依托烟台大学办学优势基础上,一路踏歌而行,从海边荒滩到“花园式”校园,从最初招生不足千人发展到在校生近13000人。学院坚定不移致力于深化综合教育改革、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拓展教师成长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深度校企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回望来路,不难发现,“改革”“创新”,从来就是学院发展的“主题词”,是文经人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致胜法宝”。

改革是出路:当学校与社会“碰撞”

2016年6月9日,在“文经大讲堂”作《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解读》专题报告时,院长于光辉接连抛出四个“如何”———

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变革特别是互联网时代,如何进一步科学定位学院发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以适应社会需求?如何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才?如何构建和打造高素质师资和管理队伍以担当学院发展使命?如何完善学院内外部治理机制、拓展优化办学资源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和效能?

四个发问,直击学院在综合教育改革形势下的发展应对。

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相配套的三个子规划,早在“十二五”末就几易其稿,其中描绘了学院在下一个五年改革发展的美好愿景———

到2020年,……把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建成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品牌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院出台2016“改革创新年”重点行动计划,推出十项改革创新举措———

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职业胜任力素质提升的第二课堂建设;课程体系结构建设改革;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党建+”理念,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五从严”……

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上坚持改革创新,坚守思想自信、行动自信和路径自信———

秉持“师生为本,育人至上”办学理念、“博文约礼,经世致用”育人理念,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办学道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行业需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胜任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每年召开两次改革发展研讨会。2013年以来,主题建设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2013年,“工作作风建设年”,实现作风建设全面提升;2014年,“师德师风建设年”,“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层出不穷;2015年,“管理建设年”,七项建设带动管理水平整体提高;2016年,“改革创新年”,以教学改革为龙头,各项改革齐头并进。

学院始终把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和价值追求,育人模式改革特色鲜明———

建立了与胶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专业体系,在“一体两翼”的实践教学架构下,形成了核心内容改革的“1+4”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构建了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院启动优势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工程———

以管理学和工学学科为重点,围绕工程管理、会计学、生物工程、通信工程、车辆工程、市场营销、新闻学、投资学等八个优势特色专业,建成人文艺术、管理学、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机械工程五大专业群,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结构。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的一系列创新与改革,完全契合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实践出“真师”:当课堂与企业“碰撞”

实验室里,食品系副主任张珠正在辅导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生产实习,有着山东鲁银制药和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工程师的工作背景与丰富经验的她,边教学边研究边带领学生实习,形成了从课堂学习到实习操作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张珠的成长是学院培养“双师素质”青年教师的缩影。温馨的教师之家

早在2011年,当教师教学发展还只是一个观念、一种思想,在中国内地高校为不多的教育理论家所乐道时,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就已将它推向实践,在制度层面上展开工作了。学院在全省最早建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并使之成为发展中的突出特色。

作为教师教学和发展成长的专门机构和特殊平台,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融教学督导评价、教师专业培养和教学研究三大职能于一体,以教师研习营、教学沙龙、名师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走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的引擎,教师成长的乐园”两行大字映入眼帘。一排排书架、一台台电脑、讨论交流室、微格教室,以及舒适的沙发、饮水机等贴心服务,真正是文经教师大家庭之所在。难忘的成长之路

每年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入职教师都有一致感受:来到文经,有了“回家”的感觉。对新进教师的各类系统培训,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融入文经,适应讲台,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过三关攻一课”是入职首要科目:每位青年教师都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关、实践教学关和教学研究关,独立攻克一门主讲课程的教学并达到“优良”水平。基础教学部高谦老师说:“在攻克三关和讲好一课过程中,我对教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产学“结亲”

学院积极与企业“牵线搭桥”“同台共舞”,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让教师真正从“书房”走进“厂房”,到企业参加顶岗实践。实践出“真师”。对这一点,信工系教师李超深有体会:“企业实践对教学工作受益匪浅,在讲继电器控制电路这部分知识时我更加得心应手,在将其与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控制进行优缺点对比时,我的表述更加言之有物。”精彩的教学赛台学院每学期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会;设立“青蓝奖”“烛光奖”,对在各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和教学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每届“双奖”评定都是一次“教学比武”大赛和交流学习大会,一批批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炫目的名师风采“文经”虽是年轻的“机体”,却也有“名师”赫然在列,有“大师”莅临指导,学术氛围浓厚,学术“生机”盎然。学院定期举办“名师讲堂”“文经大讲堂”及各系部专业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让文经师生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大师”风采。

……

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卓有成效的举措换来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2015年文法系教师刘芳在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一举获得山东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信工系荆蕾获“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文法系副主任董新红获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称号;……在文经,老教师德高望重,言传身教;中年教师承上启下,勇挑重担;青年教师踏石留印,成绩卓然。

“双创”结硕果:当创客与市场碰撞

近日,从上海双选会传来喜讯,学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实训精英班”第一批14名学员当场全部被录用。用人单位表示,他们非常看重文经学子的实训经验和踏实的工作态度。

校企定制双师共导———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形势下,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定制、双师共导的深度合作办学新模式。“甲骨文软件冠名班”“海尔创客班”“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实训精英班”“施强班”等校企定制培养新模式,使文经学子成为行业企业“量身定制”的、有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实现了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让“创客”有用武之地

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作为学院独具特色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实习基地,是学院着力打造的创新品牌,试验园把创客理念和创业精神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自启动以来,共有近60个入园项目,涉及互联网、教育培训、物流、传媒等多个领域,带动了千余名学生自主创业。其中,“i文经”微信平台拥有近万名学生粉丝,并在2015年5月22日冲榜至全国高校自媒体榜第5名;小蜜蜂数码科技创业者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积极创业的同时还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烟台微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互联网服务机构,承接山东地区多家公司网站建设及优化项目;……一大批学生在试验园中体验了创业感悟、开阔了就业视野、积累了执业经验,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多措并举综合培养———搭建创新教育“立交桥”

学院制定《大学生“1+4”素质拓展教育实施方案》,在创新教育引领下,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即一个“课内实践教学主平台”,四个课外创新创业实践辅助平台,即“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平台”“科技创新实践平台”“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平台”和“社会实践锻炼平台”,实行交叉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主渠道。

近五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成果显著。有1048名学子考取了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专升本比率高达20%;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科竞赛,共获奖项529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63项、三等奖109项、优秀奖3项,省级特等奖8项、一等奖69项、二等奖122、三等奖118项、优胜奖2项、优秀奖15项;有4000多人次考出了各类资格证书。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坚定信念,继续做好改革创新的“学问”,走特色发展之路,将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十三五”“十四五”“十五五”……矢志不渝的永恒追求。学院一路走来,鲜花盛开。

新闻推荐

家庭教育存困惑?周日专家指点迷津

晨报讯7月24日(周日),由团市委、市青少年宫、《今晨6点》联合举办的“成长教育大讲堂———如何进行家庭教育与沟通”教育专场讲座活动,将在市青少年宫...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在改革和创新中培育英才,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改革创新的花蕾将不断孕育、萌芽、生长、开花)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