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今年高考、中考的陆续结束,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已经进入暑假模式。下月起,全市所有中小学生都将迎来长长的暑假,由于多数家长都是双职工、不放假,孩子独处的时间增多,安全问题则让不少家长表示担忧。而根据以往经验,暑假是儿童意外的高发期,暑假安全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
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吴明顺
50天内680名未成年人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是“祸首”
暑期,儿童室外活动增加,导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呈现上升趋势。据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统计,今年5月1日—6月20日50天时间里,全市120共急救680名未成年人因意外向120求救,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伤情以各种意外事故造成的外伤为主。
5月26日上午7时30分许,莱州建新西街附近,一名13岁男孩独自骑车外出时不慎与一辆汽车发生碰撞,导致身体多处受伤伴胸闷。
6月5日上午10时许,栖霞的15岁男孩亮亮外出时遭遇车祸,造成头颅严重损伤,至今还在医院接受救治。
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主任常黎明对记者说,暑假期间,孩子独自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在没有家长看护的情况下,应格外注意交通安全。
高处坠落频发,做好预防是关键
采访中,常黎明主任告诉记者说,坠落是儿童意外伤害四大主因之一。其余分别为车祸、烧烫伤和溺水。会爬会走的宝贝在玩耍的时候通常不会注意到身边潜在的危险,甚至危险发生的时候还是懵懂的。面对这种情况,家长要有意识帮孩子树立危险意识,同时也要给宝宝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双管齐下避免悲剧发生。
5月26日下午14时许,蓬莱大辛店镇一名14岁的男孩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身体多处受伤。据医生介绍,男孩伤势较重,需要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
那么,如何防止儿童意外坠落呢?常主任表示,家里有幼小的孩子应封闭阳台。二楼以上窗户应加护栏。护栏应由金属制成,护栏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起到保护作用。注意要把靠近窗户可能吸引孩子攀爬的所有家具移开。把所有不用的窗户锁上,不要让孩子倚靠窗户。特别是损坏的窗户要及时修复。看护人不要抱着孩子在窗前或阳台处驻足,以免孩子挣脱搂抱从窗户和阳台坠落。
溺水,暑假期间儿童的“夺命杀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与其他伤害事故相比,溺水往往要严重的多。据数据统计,去年暑假期间,烟台市龙口、栖霞等地发生多起儿童溺亡的事件,令人心痛。今年6月14日下午16时许,莱山区莱山镇一名5岁男童在池塘发生溺水,多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命。急救专家强调说,一旦发生溺水事故,救助者应该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并立刻清除其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溺水者呼吸道畅通。如果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并及早拨打120,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抢救。另外,120专家强调,对溺水者无需控水。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特别提醒广大家长,一定教育儿童不得自行下水游泳,平时注意学习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和逃生方法,减少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女童在外就餐,被热汤大面积烫伤
常主任还告诉记者说,烧烫伤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意外伤害的常见类型,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非常大。
6月11日晚20时40分,莱山一名2岁的女童在外就餐时,不慎被热汤大面积烫伤,导致局部脱皮,病情危重。多亏120急救人员及时赶到,并给予孩子有效救治,目前受伤女童伤情稳定。急救专家提醒说,孩子烧烫伤后,家长千万不能慌神,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用冷水冲洗伤处为皮肤降温。据有关资料显示,有8成的烧烫伤的伤害是来自烧烫后的余热的蔓延。
有小孩的家庭,家长要注意收起家中的火柴、打火机,不让孩子接触明火、点燃煤气灶,并且时时灌输安全观念。热水瓶、开水壶、热锅等放在孩子不容易碰撞的地方。尽量把电源插座和开关置于高处。酸碱类化学品应上锁保存。
□延伸阅读
1.为啥暑期的未成年人意外事故多发?
120急救中心专家分析说,暑期孩子在家的时间增多,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对危险还未形成概念,加上家长忙于工作而疏于管理,均是导致夏季儿童意外高发的原因。专家强调,大部分儿童意外伤害原本可以避免,除了加强家长本身和孩子的安全意识之外,还要减少已经存在的危险因素。例如:教育孩子骑车时控制车速、不单独下水游泳、将尖锐的桌角包上、将热水放置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等,从源头上避免危险因素。
2.怎样处理儿童意外烫伤?
如果没有伤口,皮肤只是发红,属于轻度烧烫伤,自行处理后一周左右就能痊愈了。
当皮肤上有水泡并且有破溃的伤口,就是中度烫伤,一旦发现孩子被烧烫的皮肤出现碳化,就是重度烫伤了。中度和重度烧烫伤都要前往医院让专业的烧伤科医生来处理。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不要自行涂抹药物,这样会影响伤口愈合,应尽早前往医院处理。YMG记者李俊玲
新闻推荐
近日,莱山警方举行赃物返还活动,300多部总价值过百万元的手机以及一部被盗轿车物归原主。据了解,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手中的高端手机目前已经成为了窃...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