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绒绣,是鲁绣的一种,又称毛线绣花或绒线绣花。1886年,烟台设计名师许世光及其夫人刺绣剪花高手董泰合力完成《皇后出巡图》绣织,艳惊英国皇室,誉为烟台绒绣“开门第一针”。
1894年,许世光之子许振邦创办中国最早的绒绣工厂———利敏工艺加工厂,也就是老烟台人所熟知的“许家花庄”,促进了烟台绒绣成规模快速繁荣发展,时有“街街晾锦、家家织绣”之说。二十世纪初烟台仁德洋行开设,使烟台绒绣走向海外广为传播,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烟台绒绣产品年出口额高达百万美元。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绒绣业迅速发展。1951年,烟台成立工艺绣花合作社,民间绒绣业再度兴起。1959年国庆前夕,许若愚先生指导绣制《东海日出》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作品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烟台绒绣生产发展进入新的高潮。被列为世界之最、至今最大的中国绒绣《祖国大地》悬挂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正厅,使烟台绒绣名声远播。1979年,烟台绒绣在全国人像绣评比会上,获轻工业部颁发伟人肖像绣许可证书,1983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1986、1987年连续两次获美国地毯协会优秀产品证书,1988年获全国绒绣产品质量评比第一名,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2011年,作品《贤明带来和平与丰收》荣获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期间,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由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委外宣办联合中国日报社共同举办的“韩国主流媒体聚焦烟台”集中采访报道活动23日正式启动。韩国《中央日报》、KBS...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