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以来,随着港城气温不断回升,近期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也逐渐增多。昨天,烟台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多年的监测结果显示,烟台市手足口病流行高峰期为5—8月份。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份以来,烟台市每天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数明显增加,且出现幼儿园和村内的聚集发病的倾向。目前,市疾控中心检测到烟台市手足口病病毒流行亚型,易导致重症病例的出现,家长和托幼机构应引起重视,提高警惕,做好防范。
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冯雪英
手足口病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
3岁半的康康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要爷爷奶奶领着他到小区的小广场玩上一两个小时。前两天,康康的妈妈曲女士在给他洗澡时,突然发现康康的手心和脚心有水泡样的小红包,有的水泡还破了流水。于是,康康妈赶紧带他到医院就诊,经检查被诊断为手足口病。
专家告诉记者,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手、足、口、臀部的皮疹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伴有体温升高,以5岁以下儿童常见,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患病后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7—10天即可自愈。个别可并发心肌炎、脑炎甚至出现死亡。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以EV71及Cox Al6型病毒最为常见,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病毒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或因接触患者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造成传播,潜伏期一般为2—10天。疾控专家还提醒说,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呕吐、肢体抖动、惊厥、呼吸浅促、口唇紫绀,出冷汗等症状时,广大家长应提高警惕,这些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表现,要抓紧时间就医,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手足口病早发现,家长要细心
专家告诉记者说,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家长平时可以通过“一摸二看”来发现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一摸”就是家长要做到经常在洗净手后摸孩子的额头和身体,看有没有发热症状。多数手足口病例最初的起病特征是发热,轻症病例通常体温在39℃以下,重症病例则体温可升高至39℃以上。“二看”就是家长经常观察孩子的手心、脚心和口腔等部位有无疱疹出现。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很典型,口腔黏膜疱疹散在分布于口腔内咽喉、扁桃体等处,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故容易出现流口水、拒食、哭闹、烦躁等症状;手心、脚心等部位长出的疱疹周围可有一圈红晕,呈圆形或椭圆形,内有浑浊液体,一般像米粒或绿豆大小不等,具有“不疼不痒”的特征。
一旦出现症状,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采访中,疾控专家强调说,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医,积极配合治疗。病症较轻的无须住院治疗。要居家隔离、休息,千万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如小区公共设施区等地玩耍。如孩子是幼儿园小朋友或学校学生,应及早通知老师。孩子未彻底治好前,不要急着上学、上课,防止传染给其他儿童。
防止手足口病传播,还要做到早隔离。专家表示,托幼机构应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要严格做好晨午检,切实落实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工作;保持教室等场所良好通风;玩具、餐饮具、门把手、桌面等日常使用和接触的物体做到每日严格消毒;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一旦发现可疑患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正规诊治。已有手足口病病例的托幼机构,要严格执行停班、停园、开展消毒等相关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各位家长尤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漱口,勤洗澡。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
新闻推荐
中国北岸烟台轮滑马拉松大赛收官, 国寿和平安等为大赛选手提供保险产品
4日凌晨4时20分,随着烟台市轮滑协会副主席、国际级裁判、赛事总裁判长王志洪教授的一声令枪,为期2天的中国北岸烟台轮滑马拉松赛正式开赛。开赛前,参...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