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到5月28日机场转场启用的近半年时间,一直是我非常纠结、难过的一个时期。即使是现在,我仍然不愿意去回忆当时的一些情形。但许多事情你越是不想触及,它越是时时涌上你的心头。春节前三天,96岁的奶奶毫无征兆地突发脑血栓躺下了,意识也有时清醒,有时糊涂。
我小时候妈妈工作很忙,基本上是奶奶把我拉扯大的,因此奶奶一直是最亲近的人,看到亲人躺在那里,却没有任何办法去挽回,很无奈,就像眼睁睁地看着一列无人驾驶的火车,不能回头,依靠着惯性,渐行渐远。虽然每十天或两个周就能回去看看,但总归改变不了什么,5月30日中午我赶回莱州,次日凌晨3点,奶奶与世长辞。
一个秘密
奶奶是腊月26日发病的,因为妈妈是医生,所以奶奶一感觉到手脚麻木,就马上被转移到炕上。晚饭时爸爸给我打了电话,几个小时后我的嗓子就完全哑了,本来计划大年三十回莱州过年的,但二十八日一早还是请假回去了一趟。当时奶奶还比较清醒,但说话已经听不清了,见到我后一边着急地用手比划一边嘟哝着什么,我把耳朵凑过去,听到她在喃喃地说:“多下饺子”。这句话也许只有我能够听懂,因为我喜欢吃饺子,尤其是喜欢奶奶包的西葫芦馅饺子,没够。奶奶的身体也一直很好,虽然九十多岁,但做饭家务都能干,我每次回去,奶奶基本上都会包饺子吃。听爸爸说,奶奶就是在拾掇盛饺子的盖帘、准备过年包饺子用时突然发病的。现在想来,可能当时血栓还没有影响奶奶的整个大脑,残存的意识使她看到我后还下意识地要去包饺子。随着病情的发展,以后奶奶完全说不出话来了,“多下饺子!”是我听到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常回家看看
老家莱州是长寿之乡,不管城市还是乡村,八九十岁、甚至百岁老人非常多,勤劳、善良、豁达是这些老人的共同特点,而家庭和睦也是多数老人能够安享晚年的前提基础。我家让邻里尤为羡慕的是真正的四世同堂,因为爸爸是独子,因此一家四代人能够成家不分家,十几口子人吃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奶奶是家里绝对的“一把手”,九十多岁了脑子一点不糊涂,不论是大事小情还是邻里的人情来往,她都“管着”,而且做饭做家务都行。近几年随着体力下降,蒸馒头和蒸包子之类的大活儿奶奶逐渐不做了,但是也不闲着,我和哥哥做饭时她总是坐在旁边帮着择菜、卤鱼、剥蒜……此次突然病倒,开始大家还很乐观,但随着长时间治疗不见好转,心中也就慢慢明白了:一切都难以挽回。
随着机场转场时间的临近,宣传的事越来越多,但我总是要十天半月回去一趟,其实爸爸妈妈忙里忙外对奶奶照顾得很好,不需要我做什么,回去只是守着老人多坐一会,听爸爸妈妈讲讲奶奶的近况,有时什么也不说,大家只是守着奶奶坐着。我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即使奶奶说不出话,但她能够感知,她喜欢看到亲人围坐在那里,这是她坚持活下去的动力。其实奶奶清楚自己的情况,一生都不愿意拖累别人,在喂饭时她经常不开口,嘴闭得紧紧的,每当这时爸爸总是一边哭一边喂,奶奶在坚持了一阵后,也流着泪再吃几口。我曾经给爸爸说过:您也七十多了,但回到家还能叫一声娘,这是多少人羡慕的事儿啊。
5月10日是蓬莱国际机场最后一次运行演练,党群工作部策划了各路记者从市区和周边县市如何到新机场的体验活动,我主动要求体验从莱州到蓬莱机场的路线。记得那天是母亲节,我特意买了三束鲜花,一束给我妈,一束替爱人给我岳母,一束替我爸给我奶奶。那天大家都很高兴,体验活动也格外顺利,早六点半从烟台三中到机场高速收费站用时30分钟,中间没遇到一个红灯,下午从莱州人民医院到蓬莱机场全程近120公里,用时70分钟。
转场前后
机场由莱山转场蓬莱,是城市功能的一项重大变化,因此转场宣传工作是市政府的职责,这与机场集团公司以往的安全服务、航班航线、运营保障等宣传有根本的不同,层次要求高很多,各种任务事项也更加繁杂。为做好转场宣传工作,市委宣传部专门下发了通知,并且提出要对机场的转场全程进行直播,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在宣传部、电视台、机场和通信部门多次会议协商、现场勘察实验后,形成了机场转场直播方案:两台直播车,直播录播相结合,参与人员近70人。
5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蓬莱国际机场28日零时正式启用,30多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不搞转场庆典而采用新闻发布的形式,这在烟台机场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而就在前一天,爸爸打来电话,告诉我奶奶突然发烧不退。卧床三个月后开始发烧,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临近转场,再回去看看已不可能,只能让爸爸有紧急情况通知我。
26日,安排落实新、老机场的采访记者。根据宣传部发出的采访通行证计算,采访烟台机场转场启用的中央、地方和民航业内的各界媒体记者有160多人,其中需要到新老机场隔离区采访的有60多人,这些人不了解机场的安全规定,只能10人左右一组,由一名机场人员负责带领照顾。由于党群部没那么多人,一线部门要负责两场运营,人手更紧,非常感谢纪委办、安监、财务、规划市场等机关的同事,在向他们求助的时候,他们都很痛快地答应了。27日,莱山机场民航运营的最后一天,正好是我值行政班,上班以后我与田南阳开始分工,他到蓬莱机场照应陆续到达的各路记者,我坚持到莱山机场的最后一个航班。虽然有天气、流控等诸多状况,但是莱山机场的最后一个航班还是按时降落和起飞了,二十多个媒体记者见证了这一时刻。送走这些记者,22点50,我也驱车赶往蓬莱机场与其他记者同事会合。28日零时5分,蓬莱机场第一个航班落地,记者开始采访旅客和机组人员,在其他过夜飞机陆续到达后,已是一点多了。由于条件所限,记者有的在贵宾室地毯上、有的在办公室沙发上、有的则趴在电脑桌上休息了一会儿,5点又开始做蓬莱机场第一波始发航班的采访。上午10点,航班保障都逐步进入正规,但转场直播还在进行中,6个机位的摄像记者一直在工作。晚6点,机场集团公司吴红光副总经理走进电视台直播间,与主持人、蓬莱机场的各位记者实时交流直播,晚8点才全部结束。
忙碌了两天一夜,我开车拉着协助采访的同事回到市里,回家拿了两瓶酒鬼酒,到楼下的老王烧烤。不知是因为疲劳还是情绪,很快大家都断片了。由于30日在烟台大学有一个活动,我29日在家准备了一天。
30日上午11点活动结束,在确定没有其他事情后,飞车赶往莱州,下午1点到家。4点钟,奶奶进入深度昏迷,次日凌晨3点去世。妈妈说,你奶奶心里有你。王忠民
新闻推荐
烟台广播电视台丁艳燕前几天,出差武汉,早上7点的航班从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出发,五点出门坐机场大巴,内心竟有隐隐的期盼。那天阳光正好,大巴驶过机场...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