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李俊玲通讯员刘正毅冯雪英)入伏后,随着气温升高,蚊虫活跃,广东珠海、中山等地相继报告了登革热的本地病例,登革热再次引起大家的警惕。
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伊蚊即俗称的“花斑蚊子”是登革热病毒主要的传播媒介。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形态多样的皮疹或出血点出现,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以及乏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专家表示,登革热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台市虽然不是登革热的流行地区,但由于人口流动频繁,近年来也有输入性病例的报告。并且根据市疾控中心的虫媒监测,伊蚊是烟台市常见的蚊种之一,也就是说烟台市具有登革热传播的媒介,一旦有病例输入,就存在本地传播的风险。市民也不能过于掉以轻心。
疾控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以下几方面,可有效预防登革热。首先,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夏季开窗通风应关闭纱窗,科学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蚊子成虫。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新闻推荐
晨报讯记者从烟台市气象台了解到,截至7月20日,今年烟台全市累计降水量143.5毫米,较常年减少五成多。汛期少雨,让烟台的农作物直“喊渴”。未来几天,烟台市最高气...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