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摄影报道)岁月斑驳的老墙、满载沧桑的老巷、白雪皑皑的屋檐……步入展厅,一幅幅以烟台老城旧貌为题材的钢笔画作品,用细腻而深情的笔触诉说着作者对家乡的挚爱和眷恋,更勾起了观者埋藏在心底的记忆。
昨日,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莱山区委宣传部、市美术家协会和山东黄海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莱山区文联、烟台黄海艺术博物馆和香港云峰画苑共同承办的“梦回故里———王相俊精细钢笔画作品展”开幕,现场70余幅作品展现了青年画家王相俊笔下的烟台风情。
以烟台老城旧貌为题材
上午十点多,在位于黄海艺术博物馆二楼的展厅,前来观展的市民正细细观摩、品读着面前每一幅精致的画作。无论是取材于所城里的作品《早餐》、《邻居》,取材于胜利区片的作品《老街21号》、《冬日晨曦》还是取材于北岛的《院落一角》、《难忘家园》,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满腔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山东黄海艺术博物馆职业画家、烟台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王相俊以钢笔画的表现形式,用笔尖诉诸心灵的向往,将自己的视角感官、内心体验与当代艺术结合起来,以家乡烟台老城旧貌为题材进行主题性创作,充分展现了家乡烟台的风貌,让大家了解过去老烟台的风俗民情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
钢笔画是美术百花园里一种别致而亮丽的奇葩,这种绘画形式通过灵动的线条和黑白灰三种简单的色彩描绘出大千世界。尽管与其它画种相比历史较短,但由于它使用的工具简便,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独特的美感,因而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烟台这片丰茂的土地提供的创作源泉,给予了王相俊钢笔画创作的无穷动力和激情。他把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看成自己的精神食粮,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精心描绘,把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于画面之中,潇洒的线条、浓重的笔墨,溢散出浓烈的生活气息。
故乡像一片抹不去的云彩
烟台是一座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烟台人,王相俊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并以自己是一名烟台人而感到骄傲。“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的故土,这里有我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对于一个常年在外漂泊的人来说,故乡就像一片抹不去的云彩,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梦回故里,是我多年来的愿望。”王相俊说。
2001年左右,因为机缘巧合,王相俊接触到了钢笔画,十五年来,他在建筑钢笔画、动物钢笔画的创作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力图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和绘画风格。“因为我从小跟随姥姥、姥爷生活在老城的缘故,所以我对老房子的感情很深厚。长大后,看到历经几百年岁月的历史故居渐渐衰败,心中不禁产生一种伤感和冲动,很想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它们保存下来。”王相俊对记者说,“于是,我开始把所城里和胜利区片当作创作题材,用钢笔画黑白灰的颜色再现故乡的风貌,每画一条街巷我都能感受到童年的印记。”
从那时起,王相俊便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烟台城市钢笔画创作之路,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他终于把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两年,王相俊又创作出了许多取材于朝阳街、烟台山、广仁路的作品。“朝阳街是我们烟台的老街,烟台山是烟台的标志性建筑,传承着烟台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我希望把这些城市名片用我的画笔表现出来,创作出更多宣传我们美丽故土的作品。”王相俊说。
观众观看王相俊钢笔画作品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烟台市召开城市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座谈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涛出席会议并讲话。于涛指出,要坚持区域统筹的理念,按照“先行先试、全面...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