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莱山一中以务实的作风、严谨的态度和进取、实干、创新的精神,全面深化工作落实,在强化常规管理、创建优良校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品牌特色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莱山一中把常规管理工作看作是学校最重要、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确立了“严常规、抓规范、促养成、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学校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习惯抓起,从纪律抓起。
为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莱山一中立足于课堂,三年三个主题,分别开展“赛课”“精品课”“个性化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创造力,莱山一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吸引人、熏陶人、感染人的积极作用。走进莱山一中的教学楼,会发现许多个开放式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图书,这是莱山一中开放式图书室,由学生自主借阅,自行管理。
从细节入手抓常规,抓出优良校风
在莱山一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份卫生要求标准:上午下午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工作日和双休日一个样,离校和在校一个样。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莱山一中政教处孙原飞主任。“一般来讲,整理卫生并达到相应的标准并不难,难的是始终如一,而这正是学生成长必备的品质。”孙主任说。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莱山一中班子成员、班主任现场办公,提标准,定责任,召开班干部以及全校260名宿舍舍长会议,把工作落到实处。
莱山一中把常规管理工作看作是学校最重要、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确立了“严常规、抓规范、促养成、提质量”的工作思路,学校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习惯抓起,从纪律抓起。班子成员俯下身,走出去,深入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学校的每一处角落,从细微处入手,查问题,找办法。对教学研究、卫生、跑操、饭菜质量和价格、教风、学风和校风等各方面,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抓,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坚持一抓到底,抓住不放,抓出了成效。教室亮堂了,宿舍干净了,跑操像个样子了,饭菜质量上去了而价格降下来了,学习氛围浓厚了。师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这变化虽小,但细微之处彰显着精神,孕育着希望。
从教研入手抓队伍,抓出学术氛围
在莱山一中的办公室里,记者发现了一张教学领导分包学科教研的安排表。
为了打造学术型教研组,培养学术型学科领军人物,莱山一中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一方面积极挖掘和培育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李霞、牛麦燕、吕太润、林晓蔚等研究型、学术型教师的事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教师宁心静气的品质和发现、探究的学术坚持,建设读书、研究、合作的教师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对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管理。学校分管教学的干部分包学科,深入到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研究教材,探究教法。进一步落实学科组长的责任,落实中心发言人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等,加强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和干预。
这样彻底解决了研而不真、研而不实、研而无效的问题,浓厚了研究氛围,让学科组的智慧辐射到每个教师、每节课堂,促进了教师共同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课堂入手抓质量,抓出师生成长
课堂是立校之本,是师生成长的主阵地。教师不变,课堂不会变;课堂不变,学校不会变。没有课堂的变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变革。
为促进教师的整体发展,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莱山一中立足于课堂,三年三个主题,分别开展“赛课”“精品课”“个性化教学展示”活动,全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在听评课活动中,老师们实现了业务成长的“三级跳”。“赛课”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让课堂在模式的构建与认同中走向规范、优质和高效;“精品课”让教师在听课之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引导教师“把每节课都上成精品课”作为工作的追求;2016年,莱山一中将继续立足于课堂,开展“个性化教学展示”活动,引领教师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在不间断地狠抓课堂的系列活动中,莱山一中老师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和能力得到挖掘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从关怀入手抓人心,抓出团结和谐
“今天早上的惊喜太意外了!非常感谢,感谢您的鲜花,感谢您的卡片,感谢您的心意!”这是记者在学校校长李瑞福的手机信息中看到的一段话,像这样充满感激、热情洋溢的信息还有好多。
有凝聚力才有战斗力。莱山一中李瑞福校长一直在思考:通过什么样的管理才能唤醒每一位教师、激活每一位教师。校长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把人心管好,把人心聚集起来,保持教师持久的工作热情,如果没有教师积极性、主动性的最大发挥,各项管理要求很难落到实处。为此,莱山一中在“让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得到关爱,人人都充满机会,人人都体验欢乐和成功”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诚心实意为教师服务,真正做到用心去管理,通过关心、尊重、激励、公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送到教师的心坎上。
2014年妇女节,学校改变了以往评选“十佳女教工”以及发放礼品的的做法,在“三八”的那天早上,为每位女教工送上了“贺卡和鲜花”,老师们被感动了,祝福开遍了校园,感恩洒满了心田。5月9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李校长给全校教师做了一场关于“孝道”的讲座,并为每位教职工送上“送给母亲”的两份礼物,老师们泪眼婆娑,感恩之心溢满心间。2015年的“三八”妇女节和6月21日的父亲节,学校同样为老师们送去了关怀和温暖。毕业典礼上,当学生们为老师送上鲜花与老师拥抱的时候,师生的眼睛全湿润了……学校还出台了“鼓励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活动”和“实行教职工冬季作息时间”等人性化政策。在这样的关怀下,老师们坐班更自觉了,研究更用心了,工作更积极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诚相待的结果是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
从关心入手抓德育,推行“全员导师制”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从2014年开始,莱山一中在德育工作中,推行了“全员导师制”。全体教师都承担起了在学生成长中“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责任。“在初中,老师跟我说,我有些自负,有点目中无人,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但就是改不过来。”这是一名高二学生在《成长档案》中与导师交流的心声。导师姜燕燕这样回复他:“真正成功的往往是那些脚踏实地、谦虚而又能坚持的人。越是站在高点,越会感受到这个位置来之不易,他们越会放低姿态,温和地对待一切。所以,先让自己站在高点吧,再去考虑要不要自负。”像这样心与心的指导与交流,在莱山一中已成为师生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导师们转变了观念,理解了教育是什么;学生在耐心细致的辅导中与导师的关系更亲近了,学生因喜欢老师而喜欢学习,因喜欢学习而更加喜欢学校。
一年来,莱山一中导师与学生谈心达6830次,批阅学生成长档案23100次;总结汇编了《润物细无声》一书,并不断挖掘和积累卓有成效的教育案例,建立起导师制工作的资源库,以便总结、反思和推广。
从活动入手抓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2月31日,记者在莱山一中礼堂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元旦文艺汇演。节目有歌曲、舞蹈、器乐、武术等多种表演形式。器乐合奏《菊花台》,曲调哀怨而悠扬;吉他弹唱《童年》,节奏欢快而活泼;舞蹈《雨中花》,舞姿柔美,充满生机与活力……同学们自编自导的节目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创造力,莱山一中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吸引人、熏陶人、感染人的积极作用。走进莱山一中的教学楼,会发现许多个开放式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图书,这是莱山一中开放式图书室,由学生自主借阅,自行管理。自图书室开放以来,到处是安静读书的身影,温馨的书香校园成为每一位学生留恋向往的所在。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6月份,莱山一中2014级学生在语文组老师的倡导下自发成立了“扬帆表演社”,并结合课文《雷雨》,利用课余时间排练了课本节选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观看后,兴奋地说“这是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课”。在音乐组老师的倡导下,基础年级的同学自发成立了“合唱社团”“舞蹈社团”和“吉他社团”,各社团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和排练。6月22日,在2012级学生的毕业典礼上,社团同学精彩的演出,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莱山一中还有许多学生自发成立的社团,举行了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和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开展“寻找校园中的美”书法、绘画、摄影、征文活动。为了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发现美、崇尚
美、创造美”的情感,莱山一中以“寻找校园中的美”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系列活动。在这项活动中,绘画类有15人获奖,书法类有16人获奖,摄影类有6人获奖,征文类有82人获奖,获奖人数达119人。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4月份,莱山一中开展了跳绳、拔河、引体向上、田径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节比赛活动。今年莱山一中体育节的亮点是增加了两项素质项目比赛: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一分钟跳绳,随机抽取班级中男、女生各百分之八十参加比赛。无论是项目设置还是比赛规程都体现了鼓励全员参与的特色,大大促进了班级体育活动的开展,达到了让班级每一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增进了身心健康。
在7月份烟台市中国人寿中学生运动会暨2015烟台市中国人寿“市长杯”校园足球赛上,莱山一中代表队有62人次参赛,并在4个比赛项目中均获得较好名次。莱山一中体育运动的有效开展,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从安全入手抓管理,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2月,莱山一中食堂连获“烟台市三星食堂”和“山东省餐饮品牌服务示范食堂”两项荣誉。在市区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中得到了高度的评价。“安全无小事”,莱山一中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抓食堂食品安全,抓校舍设施安全,抓用电防火安全,抓疏散安全演练等,实行安全工作“无间隙”管理。学校强化组织领导,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立了“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工作思路,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莱山一中实施领导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对学生在校表现,从自习课文明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监控检查,确保时时、事事、处处不留管理真空。学校坚持安全工作日巡检报告制度,平时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认真检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对存在问题限时改进。由于学校重视,查处及时,全校上下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学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强,为师生创建了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祝梅
班级导师组研讨教学业务
学生互助合作,认真钻研
导师在辅导学习
学生在排练课本剧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昨日召开的市委统战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统战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