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罘区作为烟台的中心城区,是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镇,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核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承担着带动全市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使命。芝罘区始终以“真金白银”的政策、“真抓实干”的举措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力促新兴产业强势突破,服务业走向聚集化高端化发展之路,全力书写了“首善之区”发展新篇章。
壮大培强三个中心
传统优势产业铸就发展新格局
如何才能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跨越发展?芝罘区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创优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商贸中心膨胀壮大。逐渐培育形成了以海港路省级中心商贸区为主中心,以南部新城商圈和幸福商圈为次中心,以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社区商业等多种业态为补充的,特色鲜明、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商贸体系。近年来,振华世界广场、中粮大悦城、万达城市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相继在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海港路中心商贸区建成营业,构建起300万平方米的新中央商业圈,共聚集各类商贸企业及商户1.2万多家。在南部新城商圈,红星美凯龙建材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居生活广场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运营,280万平方米的毅德商贸城建成后将形成总面积600万平米的南部新城商贸中心,容纳商户2万多家。以幸福中路为轴线的幸福商圈,重点发展百货、超市、专业卖场等适合大众消费的流通业态,以及与烟台保税港区相配套的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业态。同时,近年来先后引进了德国麦德龙超市、法国迪卡侬品牌连锁等6个世界500强商贸流通企业,培育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商贸骨干企业10家,培育发展特色街区11个和专业市场50多个。
金融中心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的省级服务业重点园区———烟台滨海广场金融商务区,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机构100多家,加快推进金融A、B区建设,打造东—西走向的金融聚集区;以万达金融大厦、第一国际96号、传媒大厦为依托,打造南—北走向的胜利路金融街,进一步强化聚集效应。目前,全区各类金融服务机构总数超过350家,市级以上金融机构84家,金融业税收超过40亿元,更涌现出恒丰银行、招金财务等影响力强的本地法人金融机构龙头。截至目前,全区上市和场外挂牌企业总数达到20余家。
文化中心繁荣发展。重点打造以1861广告创意产业园区为核心,以动漫基地、创意服务制作基地、创意人才培训中心和创意产品展示交易基地为辐射功能区的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加快发展演艺演出、图书出版发行、文化展演展览等业态,积极打造具有烟台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引进培育了山东智慧传媒、山东文品艺创、烟台屹林动漫等企业。同时,持续推动物流业、旅游业、建筑业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物流业方面,全区共有物流企业1000多家,其中3A级物流企业15家。旅游业方面,辖区内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运输能力最强的客滚运输企业,拥有全国第一艘自助经营的豪华游轮“中华泰山号”。建筑业方面,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211家,总数位居全市首位,2015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0.5亿元。
扶持发展六大产业
新兴产业构建区域新优势
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芝罘区大力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健康养老、科技服务、教育产业、都市工业等新兴产业,构建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电子商务产业方面,全区在经营中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有770多家,电子商务从业者达到12000人,预计2015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50亿元。人力资源产业方面,全区共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220多家,主要提供人才中介、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员工培训等服务,从业人员5000多人,服务用人单位1万余家。
健康养老产业方面,在烟台广济颐养中心、芝罘岛老年颐养中心等各类养老机构的基础上,正在规划建设的烟台乐康金岳健康服务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7亿元,规划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烟台市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医养结合专业园区。科技服务业方面,全区共有科技服务类企业112家,主要涉及科技咨询、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科技交流培训等领域,正在筹备建立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并与清华启迪等知名企业探讨合作。教育产业方面,今年将新引进新东方、广东全通教育等知名教育培训机构,同时加快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国培才的洽谈合作步伐。都市工业方面,全区信息产业企业达到400多家,近年来实施技改项目18个,总投入达到8.6亿元,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4家。中集来福士成为全国一流的深水海工装备设计建造企业,其半潜式和自升式钻井平台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建深水半潜钻井平台领域占全球21%的市场份额。
规划建设特色园区
夯实载体搭建发展新支撑
近年来,芝罘区牢固树立“抓产业促发展”理念,以产业园区和特色楼宇为抓手,用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辛勤培育出了特色园区“六朵金花”。作为芝罘区特色园区发展的“领头雁”,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拥有7个国家级和省级牌子,2015年入园企业达180多家,实现产值2.52亿元,利税1880余万元。今年7月,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芝罘区在特色园区建设上荣获的又一块“国字号”招牌。一期电子商务创新港已入驻淘宝网特色中国烟台馆、搜家网等43家优质电商企业。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园区二期已完成桩基施工,预计2016年7月投入使用。烟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被列为首批省级人力资源园区,已有中智集团、智联招聘等34家国内外知名培训机构入驻,其中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占比超过60%。烟台金融服务中心已有企业会员640户,个人会员10057个,金融服务机构近90家,包括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38家入驻类机构,50家场外机构;自成立以来共举办6期芝罘金融论坛,为全市500多家企业和近百家机构提供了金融知识培训服务。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园、婚庆文化产业园,也在打造载体、加强配套、强化招商等方面蓄力,高歌猛进加速“产业开发”进程。目前,还有教育产业园、科技服务产业园、物联网产业园、中韩留学生创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健康养老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高端服务业园区正在加紧建设,建成后必将绘就新的产业发展蓝图。为突破“中心城区”发展空间受限的瓶颈,芝罘区大力扶持发展楼宇经济,通过推动现代服务企业和都市型工业“上楼”集聚,打造“立体式开发区”。该区现有在用商务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楼宇95幢,税收过亿元的商务楼宇6幢,税收过千万元的楼宇48幢。2014年,全区楼宇实现税收37.3亿元,对区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6%。今年6月,芝罘区被中国楼宇经济城区发展联盟授予“2014中国楼宇经济十大潜力城区”称号。依托经济发展的“沃土”,一大批“创客”在芝罘迎来了创业的美好时代。据了解,芝罘区以专业园区为重点,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科研机构等多点发力,构建一批领域特色鲜明的创客空间,形成政府扶持、市场主导有机结合的“一中心五平台多板块”众创空间布局。截至目前,全区创客空间达到21家,总面积3.2万平方米的“一中心五平台”已全面开放,入驻企业和团队116家。多板块方面,华信商贸“巢联合空间”、渤海电子商务“Torch(火把)创客空间”、1861创客空间、圆梦大道、青创驿站、“建筑之友”创客空间、山东蓝色创客基地等7个创客空间启动使用,总面积26000平方米,入孵企业150家。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接力攻坚谋求发展新突破
9月,芝罘区委、区政府决定,围绕全市、全区中心工作,于今年年底前集中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活动。利用3个多月的时间,以推动重点项目征迁、开工、瓶颈破解和在谈项目落地为突破口,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力争加快征迁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洽谈落地一批项目、谋划储备一批项目。一场重点项目抢时间、抢进度、比服务、比贡献的百日攻坚大战在芝罘全面打响。回首芝罘发展的征途,每一次绽放,无不是项目带动的诠释与注解。招引一个大项目,就可以催生一个企业,拉动一个产业,崛起一个新城,改变一个区域。这样的观念,已在芝罘区形成共识。事实上,该区自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来,项目建设和招引都是每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近年来,天鸿凯旋城、世贸中心、阳光100、银都财富中心、振华国际等大型城市综合体纷纷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巩固了芝罘区中心城区功能从居民住宅向产业发展转换。在2014年,万达城市广场、中粮大悦城等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吸金的基础上,烟台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期、恒丰银行后援数据处理中心、东和科技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这些项目既大大改善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又有效促进了城市产业的高效高质发展,还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市民收入得到稳步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2015年,芝罘区确定总投资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重点推进项目60个。1-11月份,预计全区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76亿元,其中2个省级和1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亿元。在今年刚刚出炉的山东省服务业载体项目名单中,由芝罘区发改局申报的烟台乐康金岳健康服务产业园、烟台市渤海科技产业园和烟台东和科技园三项目全部入选。至此,芝罘区项目数量占到烟台市项目总数的六分之一,位居全市首位。自省服务业载体项目推出以来,芝罘区烟台大悦城等6个项目先后入选,项目数量及投资总量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市首位。今天的招商力度,决定明天的发展速度。芝罘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助推器,持续推进招商选资、招大引强。今年年初,按照市里“招大引强攀高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制定了区级领导、部门、街道(园区)“三位一体”组团式招商方案,筛选确定了北京、上海等41个城市260个项目,由每位区级领导负责3-5个地区、5-15个项目,带头开展招商走访。目前,走访企业352家,落地内资项目160个和储备项目89个,成功引进了普华永道、万宝盛华等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8家。同时,赴韩国、日本、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拜访外资企业23家,落户项目27个,储备项目33个。创新招商体制机制,充实招商力量,专门组建招商局,负责引进内外资项目和组织开展重大招商活动。探索实施中介招商、顾问招商、驻点招商等,瞄准产业上下游,将行业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招商目标,并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搭建好招商引资精准对接平台,提升招商引资成功率。通讯员家伟石凯玉超雨浓
新闻推荐
废旧地膜有望“以旧换新”, 烟台市出台提升耕地质量意见,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
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昨日,从市政府办公室传来消息,在烟台市日前印发的《关于提升烟台市耕地质量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农业投入品基本实现标...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