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黄海之滨,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在昂然崛起──烟台市高新区,她承载着全市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创建国内一流国际化蓝色经济创新型特色园区的重要使命。
在这方发展热土上,2010年12月14日,烟台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应时而生、扬帆启航,经过5年的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公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分局先后荣获全省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全市文明单位、全市优秀公安局、全区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为“法治平安和谐高新”更添一分荣光。
耳聪目明完善可视化监控系统
高新区公安分局将辖区社会面监控、卡口监控、海防监控、车载和单兵3G视频传输系统等接入指挥大厅,依托警务地理信息平台,实时精确指挥路面警力开展巡逻查控,确保紧急情况下周边警力能及时“补位”。在创业大厦架设2台百米高空治安监控,监拍半径为3公里,对大楼周边和科技大道、港城东大街等交通要道治安情况实时高空全视角监拍,能够大范围有效追踪可疑车辆、可疑人员轨迹。深化人脸识别、模糊图像处理等视频技术应用,研究多侦合成技战法,不断提升信息化战斗力。
另外,该局坚持“科技+人力”,努力形成“人”“机”高度统一,制定社会面防控等级勤务方案,落实每日视频巡查制度,通过对辖区报警、发案情况定性分析,加强对易发案区域、时段的针对性视频巡逻,开展视频接力追踪,实现视频巡逻与街面巡逻双向互动,做到事前关注发现、事中联动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公安分局依托视频监控、3G图传系统等,最大限度地将监控视角向案事件现场实时延伸,重大警情由局领导坐镇指挥室视频指挥,确保及时、妥善处置。依托“船讯网”,充分利用电子海图、区域监控、船舶定位搜索等功能,实时调取渔船海上作业情况及运行轨迹;同时,利用无线电及雷达技术,在电子屏幕中显示养殖区安防围栏区域,当船舶进入或离开该区域时,自动触发报警,并对船舶信息做出记录,跟踪其活动轨迹,让海上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
五年来,高新公安艰苦创业、夯实根基。2个派出所1个消防站建成启用,结束了多年租借办公用房的历史;瞄准一流、精工细作,以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规范为出发点,建成现代化的指挥调度大厅、网安监控中心、执法办案中心和数字化的枪弹库、亲民化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购置了一批大、中型运警车、特勤巡逻车、12吨水罐消防车和全市首部53米登高消防车等警用特种车辆和装备器材;完成“天网”工程一期、二期建设,新增高清、高空治安探头36处,指挥中心累计接入视频监控247路,覆盖全区所有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公安硬件设施和科技装备水平有了质的跨越,信息化实战能力不断提升。
强筋壮骨,打造集群化作战单元
高新区公安分局针对群体性事件处置、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在派出所建立处警快反组,在边防大队建立执法机动队,在局机关建立以特勤为骨干的100人应急防暴队,根据警情等级或事件规模,梯次调度警力前往处置,并做好增援配合。同时,设定持械抢劫、驾车逃逸、群体性事件、暴雨灾情等18种警情处置方案,并加强演练,确保警情发生时,勤务指挥室现场调度,快反班组迅速到场,研判组分析形势,支援队随时待命,形成多个单元集群化作战态势。
配齐快反装备,对派出所执法执勤车辆进行升级改造,在车厢后部设置执法装备箱,将警用装备、抢险器具、应急医药用品放置在执法装备箱中,一旦发生警情、险情,出警人员随车即走,在途中对应佩戴相应装备,提高出警速度,达到快反效果。五年来,高新区公安分局坚持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责任,圆满完成重大节会、敏感节点反恐维稳和级别警卫、大型活动等安保任务186批次,确保了万无一失。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非访事件470起,依法打击处理、教育训诫组织策划者87人,一举扭转了非法聚访事件多发的势头,连续2年杜绝了进京非访事件。坚持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实施全程化、跟进式服务,深入开展社会治安专项整治,从快查办阻挠施工、干扰破坏生产经营、非法讨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93起,有效净化了发展环境,保障全区重点项目安全顺利推进。
一键式精确指挥,安全感稳步提升
高新区公安分局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全力做精做强基层派出所。该局银海边防派出所将勤务指挥室与海防监控中心合并建设,协调将102个社会面和企业内部视频监控接入勤务指挥室,整合资源,提升技防水平。区分打防侧重点,科学设置信息研判、视频巡查、值班调度等岗位,推行由民警专职担任信息研判员,固定士官担任视频巡查员,值班领导担任值班调度员的专兼职相结合勤务工作模式,采取集中培训、跟班轮训等措施,分批安排勤指室民警到边防支队、公安分局跟班学习,提高分析判断、应急指挥等实战能力。
该局树立派出所勤指室的指挥权威,指挥员遇有重大警情,可在第一时间行使上级指挥权,直接调动其它派出所快反组、边防执法机动队、分局特勤应急防暴队等警力先期处置,之后再向上级汇报用警情况,减少请示汇报环节,提高派警速度。勤务指挥室细化派出所每日警力分工,根据情报信息研判情况,精准指挥调度相应民警开展工作,杜绝盲目派警。同时,在指挥平台中设置各类应急处置预案,一旦遇有突发案事件,平台可将处置指令通过短信平台一键发送给相应处置民警,实现一键式精确指挥,大大缩短了快速反应时间。
该局有效整合情报、视频、通信、执法、船管、地理等信息化资源,依托公安网络平台,形成数据库、打造资源站。开展全警基础信息采集,明确岗位采集标准及范畴,全面搜集掌握各类基础性、动态性信息,结合“日、周、月”警情分析制度,形成高效信息检索平台,加强信息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为警务实战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持。横向,派出所之间形成信息对接,矫正研判方向、互通警力部署,形成交叉布防、巡逻换防、重点共防的工作模式;纵向,将辖区治安形势分析通报到每名民警、每名协警和治保人员,每日提醒防控重点,做到带着任务巡逻、带着任务走访、带着任务办案,有效增强打防管控的针对性。
凭着不懈努力,高新区公安分局5年来先后破获刑事案件、查办治安案件96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27名,挽回经济损失2600余万元。为了早日破案惩凶,还群众以公平正义,全体民警竭尽全力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侦破的“6.9”建区以来首起故意杀人案,历时65天、转战1万公里,两赴上海终将逃犯一举抓获;侦办“8.28”网络诈骗案过程中,办案民警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远赴深圳将涉案银行帐户冻结,为企业全数追回损失120余万元;“11.7”干扰破坏农村换届选举案发生后,民警综合运用刑侦、图侦、技侦等手段,成功抓获行凶滋事人员8名,及时消除负面影响,避免了连锁反应;在办理“11.15”烟台首例大规模外籍人员非法务工案过程中,参战民警不眠不休,经过60多小时、3000余公里的长途奔波,抵达云南瑞丽,将65名缅甸籍人员遣返出境……一系列大案要案的成功告破,打出了警威,震慑了犯罪,辖区刑事发案率比建局之初下降6个百分点,各界群众拍手称快,安全感稳步提升。
“零距离”接触群众赢得百姓点赞
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警民警企关系,进一步深化基层基础工作,高新区公安分局深入开展“双联双促”和“走千企.联万家”活动。
通过面对面走访企业和群众,全面深入地收集居民、企业及所属员工的基本信息,依托警务云治安管理系统,将采集的基本信息逐一登记造册、录入系统、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切实解决好基本情况不明、基础信息不清的问题。通过上门入户走访、汇报警务工作,搭建起良好的互动桥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治安软环境状况,找准公安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结合点,切实解决好群众对公安工作不了解、对公安机关不满意等问题。全警大走访的不断深化,拓展了民警深入企业、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力推进了辖区三类监控建设、流动人口管理、警务室建设等重点工作,更好地夯实了基础、维护了稳定、服务了发展。
五年来,高新公安以民为本、心系民生。深入践行群众路线,不断推出安民便民利民新措施。重大节会巡逻武装化、日常巡防动态化和校园安保常态化,最大限度把警力压到路面一线和治安重点部位,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5分钟出警率达到70%以上,位居全市第2位。组建100人的特勤巡防队,打造样板式的治保会,建设群众身边的警务室,把治安警情提示送进小区,把安全防范常识送进校园,全区可防性案件持续下降。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杜绝了重特大治安灾害和火灾事故发生。深化全警“大走访、创满意”活动,一站式办公、上门式服务,积极为居民排忧解难,帮民工依法讨薪,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7.8%。
五年来,全局上下发扬“钉钉子”精神,用心血和汗水辛勤浇灌平安、和谐、稳定之花。局党委班子团结一心、着眼一流,用心想事、用力干事,正学风、转作风、讲规矩、守纪律,带领全体民警脚踏实地干工作、立足本职作奉献,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平安指数”、“幸福指数”。全局民警队伍保持“零违纪”,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显著加强,12个集体和27名个人立功受奖,2014年民警职业认同感和满意度达到100%,位居全省第一。通讯员孔凡昀刘海涛YMG记者百惠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工程治理让楼房越来越坚固, 市质监站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奖”2个、“泰山杯工程”8个、“省级优质结构杯工程”31个、“市级优质工程”84个……回眸2015年烟台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可谓硕...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