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新常态下,烟台市工业经济再次实现平稳运行。昨日,从市经信委传来消息,前三季度,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7.9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5和1.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83.6亿元、利税1077.2亿元、利润819.2亿元,分别增长5.9%、4.4%和5.4%,三项指标总量在全省分别居第2、2和1位,三项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省2.7、5.2和7.3个百分点。
分析烟台市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态势可以看出,工业生产增速保持合理区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7.96%,分别高于全省、全国0.5和1.8个百分点。从走势看,月度走势小幅波动,4月达到年内高点8.75%后下探至6月份的7.17%,9月份回升至8.1%,累计增速从前2个月的8.7%缓慢下行至前8个月7.9%。分行业看,36个工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增长面为80.6%。
企业财务指标运行平稳。前三季度,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83.6亿元、利税1077.2亿元、利润819.2亿元,分别增长5.9%、4.4%和5.4%,三项指标总量在全省分别居第2、2和1位。三项指标增速分别高于全省2.7、5.2和7.3个百分点。“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烟台市工业企业利润逆势上扬。”市经信委有关人士分析称,在多数城市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形势下,烟台市工业企业利润达到819.2亿元,增长5.4%,在全省位居第一位,这反映出全市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的积极变化。
通过对行业分析可以看出,烟台市多数行业增长发展平稳。36个行业大类中分别有24行业的收入、23个行业利税和利润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消费类行业收入、利税和利润保持10%以上的增长。收入前十的行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76.9%,总体增长,运行平稳。
重点企业仍是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统计显示,今年前9个月,全市20户领军和50户重点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5134.4亿元、利税412.3亿元、利润313.9亿元,三项指标总量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42.5%、38.3%和37.3%,增速分别为2.1%、1.3%和2.8%。
在工业投入方面,烟台市仍保持较快增长。1-9月份,全市工业投入累计完成1354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技术改造项目940项,累计完成投入862.2亿元,同比增长10.1%,完工投产389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100个重点项目完工投产16个。万华工业园、张裕工业园进展顺利,总投资26亿元的南山铝业年产4万吨航空航天用新型材料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投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增长14.5%,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
从工业用电看,前3季度,工业用电253.3亿千瓦时、增长6.4%,分别居全省第1和3位。从物流指标看,受铁路运输单价调整影响,铁路货运量在上年较低基数的基础上增长83.4%。沿海港货物吞吐量增长2.8%,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7.3个和1.9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刘洁)18日上午,由烟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委老干部局、团市委联合主办,烟台市月亮姐姐公益发展中心承办的孙佑杰弘扬红色文化报告会走进...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