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董超摄影报道)18日上午,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决赛在烟台大学开幕。山东81所高校近20000名师生的4403项作品参赛,作品内容涉及机械、电子、车辆、化工、纺织、轻工、控制等行业,经过各高校专家组的严格审评,最终推选出716项作品入围决赛。
本次竞赛的主题为“和谐设计、和谐制造”,记者看到,进入决赛的产品大都很接地气,山东大学的楼梯护栏清洁机器人,能够自动清理楼梯和护栏,节省人力;山东理工大学的家用馒头一体机,将面和水按照比例输入,就可以蒸出香甜大馒头;烟台大学的橙子分选和贴标签机,可以识别橙子等级,自动贴上标签;滨州学院的粮食收集装袋机,可以轻松将粮食收割装袋……专家团队将针对每款机电产品进行打分,最终决出胜负。“比赛目的在于激励广大师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互相交流、团结协作、共同提高。通过全省高校范围内的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密切结合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校企协作,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各学校组建起了众多的高低年级组合的梯队式创新团队,涌现出众多热心创新实践教育的教师,形成了创新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参加竞赛的许多作品已经转化为生产力,有的学校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作品改善了学生实训条件,参与竞赛的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也为大家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今年参赛的学校达到81所,参加预赛的作品由去年的3986项增加到4403项,同比增长了10.4%,纵观本次竞赛活动的参赛作品,内容涉及面广、选题新颖、设计合理,参赛形式多样化,很好的符合了本次大赛活动的主题,并且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烟台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宋中民介绍,经过十二年的创新实践,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已成为全省高校师生的“创新、交流、协作”和“校企结合”的大舞台,创新实践活动也形成了长效机制,竞赛活动已贯穿整个年度,主题发布、各高校的预赛、全省的初评、决赛等工作均形成了规律、规范、和谐工作机制,广大师生只要有梦想,就有机会在竞赛舞台上来展现,以此来为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做出贡献。
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机电产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叶杏邢守林摄影报道)昨天,79岁的郑大娘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烟台山医院南院,体验全国首台“神工二号”的疗效。在专...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