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潮袭来,城市的养老设施能不能跟上老人需求的步伐?记者调查发现,想要入住条件好一些的公办养老院,有的要排队一年左右;民办养老院床位相对宽松,但收费高,居住条件难如人意,还有的不接受失能老人。
YMG记者邹春霞摄影报道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昨天上午,位于山海路的烟台市老年福利中心内,芝罘区的刘桂枝终于给父母办理了入住手续。“已经等了半年了。”刘桂枝说,这半年来,她四处打听、实地考察过许多养老院,条件稍好一点的,都需要排队。
莱山区的刘英林就没这么幸运了。记者到烟台市老年福利中心总台咨询得知,像她这种无法自理的老人,需要排队一年等床位。“找了半年护工都没有合适的,真是度日如年。”躺在床上的刘英林看着窗外的风景,满脸愁容。
烟台市老年福利中心2号楼咨询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刘桂枝是本月首个办理入住的老人,上个月根本就没有老人入住,“能自理的老人需要等半年左右,不能自理的老人起码要一年。只有倒出空床才能入住,而退房的老人非常少,大部分情况是老人去世倒出的床位。”工作人员说,每天都会接到预约老人的电话,电话那头有叹气的,有愤怒的……
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1000个床位早就满员,今年高峰期预约入住自理区的老人就有1000多个,预约入住特护区的老人更多,每天都有三四十个。去年入住自理区的老人一般等上个把月就能入住,但是今年等半年也不一定能住进去。
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的情况,成为很多城市的通病。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最新数据显示,21世纪头10年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7%,低于上世纪最后10年一直保持的1.07%的年增长率。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万的迅猛增长,导致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多,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民办养老院条件差,费用却不低
排队的老人中,有些等不及转到民办养老院。全市六区范围内,除了福山的公办养老福利中心正在建设外,其他的福利中心都投入使用,大都是人满为患,办理入住都需要预约。
相比之下,部分民办养老院的条件有些差,费用却不低。莱山区某老年公寓里,二楼空房的墙体已经开裂掉皮,被褥堆放在床边,没有电视、桌椅,一侧的卫生间里,马桶已经破烂不堪。一楼大厅内,几位老人围着一台小电视机解闷,弥漫着臭烘烘的味道。
随后,记者走访了几处位于社区的敬老院,一间房里住了4位失能老人,由于条件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房间,根本无法下楼,而且价格还比公办养老院贵出不少。
虽然民营养老机构数量占比约为35%,但是床位数已经超过“半壁江山”,达到1.9万张,但很多民营医院管理水平、医护人员素质尚难尽人意。
关爱空巢老人,谁能替儿女尽孝?
老伴去世后,75岁的陈燕云腿脚越来越不利索,摔了一跤后,躺在床上无法下地,去年年底,他从老家泰安搬到烟台,在儿子家居住。儿子要上班,中午还要回家给母亲喂饭,扶着母亲在房间里散散步。“他太累了,也快50岁的人了,都有白头发了。”陈燕云心疼儿子,腿伤刚恢复,执意要搬回老家,不想再拖累儿子。陈燕云对儿子的爱,也是无数中国父母的对子女的爱,年轻的时候把最好的一切给孩子,年老的时候,却不想给儿女添一丝烦恼。“有时候晚上想到老妈一个人在家,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真想回家陪着她。”陈燕云的儿子刘先生告诉记者,但现实并不允许,他在单位是骨干,在家庭也是顶梁柱,“一天都不敢离开……”
刘先生的难题,同样也困扰着众多年轻人,尽管每个月都给母亲零花钱,但心里的愧疚并没减少分毫。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介绍,空巢老人比例很大,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美航.康悦城品鉴热线:0535――6981777
愉快地晚年生活。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作者:马腾实习生谢新奥杨新民在比赛中女报记者 马腾 实习生 谢新奥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全国健美总冠军,是土生土长的烟台人,花甲之年名声还能震天响。这肌肉、那长相,真是羞煞年轻人,...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