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与欢笑汇成海洋,赞美与祝福凝成乐章。
2015年9月17日晚7点30分,随着烟台大剧院钟声的敲响,“喜旺之夜”乘着歌声的翅膀———《烟台日报》创刊70周年暨《大小新闻》正式上线文艺晚会正式开始。此次晚会的第一乐章是《再回首》。
YMG记者邹春霞
晚会在开场舞《万紫千红》中拉开帷幕:
灯光点亮,舞蹈亮出一个硕大的“烟台日报”的大旗,在旗帜两边,是演员们用30把扇子组成的“70”字样。
此时,“烟台晚报”、“今晨6点”、“大小新闻”、“水母网”等18面旗帜陆续登台,环绕在“烟台日报”的周边。他们,步履铿锵,他们,脚步坚定,也象征着烟台日报在70年风雨征程里,披荆斩棘,大步向前。
简陋的小屋,斑驳的石板路,泛黄的油印机械……镜头切换,舞台大屏幕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现场响起熟悉的旋律《再回首》,观众被拉回到70年前的峥嵘岁月。
1945年8月23日,八路军兵分五路向盘踞烟台市的日伪军发起总攻击,第二天解放了烟台。烟台市是当时解放区最大的一座港口城市,政治上、经济和战略地位上均很重要。因此,中共胶东区党委决定,在接管烟台的同时,立即从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社抽调一批干部,赶赴烟台,创办中共烟台市委机关报《烟台日报》。
从9月8日开始,在于大申、宋兹心同志的统筹安排下,筹备创办《烟台日报》的各项工作迅速展开了。经过短短十天的紧张拼搏,全红印刷的《烟台日报》创刊号便以惊人的速度于9月18日胜利问世。
烟台山下,履信路3号那间砖瓦老房里,《烟台日报》诞生于此。“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丰收的庄稼望不到边”、“幸福的生活,越走路越宽,越走心越甜”、“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呀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呀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歌曲串烧朗朗上口,也把人们拉到那个年代的回忆里。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解放区沿海城市党委机关报,从战争炮火里走来的烟台日报,自此便与胶东这片热土同呼吸、共命运,从战争岁月到建设时期,再到开放年代,无不心手相连。“好男儿,立潮头,让世界瞩目我中华!”16位身穿银色长袍的年轻舞者,像汹涌的海涛一般,用飒爽的舞姿展现出了胶东汉子的豪迈之情;“血缘是根,根在心里。家族的香火,香火十几亿。”女歌唱家车晓菲独唱《你我一家》娓娓道来“家”是什么。
在男声二重唱《贝加尔湖畔》至真、至深的音乐声中,孜孜不倦的烟台日报人向观众讲述70年来的每一次跨越:1978年7月,中国共产党烟台日报社第一届委员会成立,此后8年时间里烟台日报改为对开四版,开始探索自办发行———烟台日报社由此实现了第一次跨越;
1985年之后,以创办《烟台晚报》、烟台日报扩为对开八版为标志,烟台日报社实现了第二次跨越;
1995年后,以智能化办公大楼改造、创办水母网站、《今晨6点》为标志,烟台日报社媒体规模迅速壮大,实现了第三次跨越。在烟台日报创刊60周年的重大节点,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挂牌成立,开启了集团发展的新篇章。
再回首,70年前的4开2版小报,如今,一个拥有30个媒体、21家控股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的现代传媒集团,如一艘巨型航母正乘风远航!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昨天,烟台市卫生监督所发出今年布草承洗单位检查情况,24家布草承洗单位接受检查,5家单位合格达标,19家不达标。据了解,烟台市卫生监督所于2013年对市...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