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真实记录改革列车“烟台号”

来源:今晨6点 2016-10-01 20:17   https://www.yybnet.net/

文:YMG记者唐洪涛图:YMG记者唐克

1987年烟台住房制度改革

1987年,烟台率先在全国进行了住房制度的改革,由原来的福利性实物分配逐步向商业化的货币分配过渡。时至1988年,为了深化房改,探索住宅商品化的新路子,加快老城区的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市里决定在民生小区进行示范试验。仅在10天之内就动迁了1891户、5889人,又过10天,就将65532平方米的旧屋破房,履为平地,实现了“三通一平”。当年动迁,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回迁。整个民生小区的开发建设,仅用了295天,一个总建筑面积达148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较改造前建筑面积增加了46.3%。

民生小区的成功试验,为烟台旧城改造和住房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范本。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旧城改造资金,烟台曾向世界银行争取贷款,联合国人居署的有关专家曾到民生小区考察。看到改造一新的新社区,专家们现场竖起大拇指。

1988年莱州父子舍己救人

1988年7月25日中午,时钟已敲过13点,贾存泰和贾文凯还在果园除草、喷药。突然,贾文凯听到附近水库“扑通”、“扑通”两声响,是刚才还在水库边嬉戏打闹的两个少年贾建平、王英光滑落水中。贾文凯衣服没脱、眼镜没摘就跳了进去,贾存泰也从果园飞跑过来。贾文凯和贾建平、王英光同时在水中拼命挣扎,在这紧急关头,贾存泰选择先救另外两个孩子,等他再想要去救儿子的时候,却没有力气了……

最后,当村里群众赶来,把贾文凯从水中捞上来时,孩子已停止了呼吸,此时,他年仅18岁。

贾存泰父子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震撼了万千人的心。

1990年青纱帐里走出“玉米之父”

1990年4月20日,《烟台日报》一版,曾以《青纱恋》为题,记录了一位从田间小路走出来的传奇式人物,在18年非同寻常的艰辛努力下,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培育的紧凑型玉米良种“掖单二号”,在全国累计推广6000万亩,增产粮食80亿公斤;他培育的“掖单12号”、“掖单13号”,亩产创出2100多斤的夏玉米单产全国最高纪录……他就是李登海。

1989年,李登海以“掖单13号”紧凑大穗型玉米,创造了新的夏玉米世界纪录—————亩产1096.29公斤!这是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夏玉米品种。2005年,“登海661”亩产玉米1402.86公斤;2013年,“登海618”亩产玉米1511.74公斤……

李登海育出的那一粒粒玉米种子,7次创造中国夏玉米单产纪录和1次中国春玉米单产纪录;在全国累计推广11亿多亩,增产1000多亿公斤,增效1000多亿元。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创意庆生照”征集活动圆满收官, 票数前10名的大小粉获得千元醇美红酒+门票

晨报讯(大小新闻记者赵伟业)为迎接《烟台日报》创刊70周年暨大小新闻正式上线,大小新闻发布了创意庆生照征集活动。“征集令”一经发出就立即引发了大小粉的创作...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真实记录改革列车“烟台号”)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