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滨州医学院新生报到的日子,总计3600多名新生成功跨入大学校门。去年,该校迎新现场迎来了一位42岁的大一新生,今年这个高龄记录再次被打破,因为该校特殊教育学院昨天迎来了一位45岁的新生。他就是来自西安的大一新生丁晓卫。
YMG记者徐立业通讯员刘芳房甲摄影报道
出身中医世家的销售经理
经过1354公里的长途跋涉,昨天下午3点多,45岁的丁晓卫终于来到了滨医迎新报到现场,开始办理报到手续。丁晓卫出身中医世家,从爷爷往上数好几辈人都是中医。当年,他们家的“春山中医堂”在西安也算赫赫有名,小时候爷爷给人看病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可是,种种原因,他父亲和他都没有学习中医。当年,丁晓卫成功考入陕西省商贸学校,学了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从事的也是销售工作,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丁晓卫有先天性的青光眼,视力本来就低弱,再加上年轻的时候工作特别拼命,有一次连续一个周带病工作,导致他视力突然大幅下降,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工作。
陪儿子读书读成大学生
如今的丁晓卫,读书需要用放大镜放大两倍才行,看东西也非常模糊。被迫改行后,丁晓卫考虑再三,决定重拾中医工作。“我在想,应该是爷爷在天之灵让我重新把中医拾起来吧!”他说。在此之前,他已经自学了大学中医专业的1/3课程,加上家里有大量中医藏书,他也用心研读,入学之前,他已经可以给家里人诊断一些小病小灾了。他的目标是提升自己之后,重新开起“春山中医堂”。与此同时,他还肩负起了辅导儿子的重任。儿子丁志铄开学读高三,明年参加高考。由于他之前数理化底子非常好,所以他不但可以陪儿子读书,还能与儿子一起研究高中数理化的题目。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特殊学院考试,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他原本的计划是明年跟儿子一起参加高考,可是不成想他今年无心插柳,一举中的,并被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中医专业录取。
“学不到东西就退学”
他坦言,在接到通知书之后的10多天里,他非常纠结。“我纠结了10多天,最后一个周才决定来报到。”他说。这与爱人的鼓励分不开。爱人认为,既然他有了重拾中医的目标,又有了这个学习机会,他不应该错过。“我的最大压力就是年龄。后来我也想明白了,现在的人都长寿,活个八九十岁很常见。我要是能活到90岁,毕业后还可以干40年呢!哈哈……”丁晓卫显得十分开心。他愉悦的心情还来自外部环境。他说,他非常喜欢烟台,感觉空气非常新鲜,也没有西安那种泥土味道,而且他模糊地看到,烟台的天非常蓝、云非常白。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里的老师非常好。但是,他依然有非常清晰的思路。“我想好了,我先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发现学不到东西,我就退学。我不想浪费时间。”他说,“我爱人说,如果大学生都和你一个思想,那中国早超过美国啦!哈哈……”
□背景资料
丁晓卫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为大龄新生,丁晓卫的压力可以理解。可是,他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去年滨医迎新,就迎来了一位大龄学生,他就是42岁的黄志强,来自广东省佛山市。与丁晓卫一样,黄志强也是特教学院的学生。今年已经读大二。过去的一年,黄志强学习非常刻苦。与普通大学生相比,黄志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上网,这与丁晓卫也非常相似。
在得知还有这样一位同龄同学后,丁晓卫“哦”了一声,仿佛找到了知己。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健康谣言泛滥朋友圈, 记者调查:有些健康食疗养生帖真的不靠谱
如今,微信朋友圈什么最多?养生、“鸡汤”,还是八卦?日前,一项分析报告显示,排名靠前的“谣言”主题是:健康养生、疾病,其中以“养生食品安全”等死亡焦虑为主题的谣言...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