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7日讯(记者秦雪丽通讯员曲一哲)近日,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对外发布数据,前三季度,烟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8元,同比增长7.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23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4元,增长8.1%。全体居民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与今年上半年持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较今年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093元,同比增长7.7%,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81元,同比增长8.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9.7%,拉动收入增长5.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77元,同比增长5.6%,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5.5%,拉动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
经营净收入占比农村高于城镇。全体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250元,同比增长7.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0%。财产净收入增幅农高城低。全体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073元,同比增长2.4%,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转移净收入增幅最大。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943元,同比增长15.0%,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2%。
整体经济形势稳定是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有力保证。前三季度,烟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8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与上半年持平,比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的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在全省17个地市中与莱芜市并列排在第2位。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98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二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在各行业经济形势稳定的前提下,烟台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及转移净收入全部保持增长态势。
另外,近年来,烟台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为居民生活保驾护航,也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原因。为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烟台市发布了《烟台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决定自2016年10月1日起,对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调整,加大对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确保人均补助水平达到低保标准的60%以上。同时,及时将包括扶贫对象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困难居民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精准施保。
居民收入还存在一些问题,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明显。前三季度,烟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居民收支增幅收窄。2016年以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有所振荡,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则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仍有扩大趋势。虽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一直高于城镇,但由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绝对值较小,二者差额的绝对值在不断地扩大。前三季度,烟台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额绝对值由去年同期的12927元扩大到13919元。
数字解读
烟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8元,同比增长7.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23元,同比增长7.9%。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04元,同比增长8.1%
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3093元,同比增长7.7%。
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781元,同比增长8.4%。
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877元,同比增长5.6%。
全体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4250元,同比增长7.0%。
全体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073元,同比增长2.4%。
全体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943元,同比增长15.0%。
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8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6.98亿元,同比增长10.9%,较二季度回升0.6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早出晚归,全员上路保安全 交管部门提前启动“雪天交通应急指挥疏导”预案
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柳斌通讯员曹杰李娜)受较强冷空气影响,烟台迎来首场降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前部署各交警大队加强恶劣天气预警工作,根据降雪情况动态增加固定警力部署,巡逻车、事故处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