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实用观赏两相宜, 万光一藏家十年收藏二百多个帽筒

来源:今晨6点 2016-12-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滕新书摄影报道“这里就摆了四五十个,家里还有,我一共收藏了多个,在烟台应该算挺多的吧!”昨天,记者在万光古文化城三楼乾来顺红木馆,藏家谢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收藏帽筒的情况。

昨天,记者走进万光古文化城三楼乾来顺红木馆,除了一件件红木家具和红木钟,看到最显眼的就是贴墙一排柜子里的一个个帽筒,高度基本相同,但图案各异,有山水有人物,有风景有动物,甚至还有历史典故。藏家谢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十多年前跟着朋友走上收藏路的,一路下来收藏到多个帽筒。除了送给朋友几个,他基本没卖,就摆在那里自己欣赏。

帽筒,俗称“官帽筒”,相传创制于清朝嘉庆年间,当初是清代官员回家后置放花翎顶戴用的。同治、光绪年间,帽筒开始流行,进入寻常百姓家,后来演变为百姓家的摆设,甚至一度成为女儿出嫁的嫁妆,可以藏一些东西,或者插鸡毛掸子。“帽筒的品种繁多,画面精美,色彩浓郁强烈,表现手法不拘一格,除了实用性,还很有观赏性。”谢先生介绍,帽筒的釉色包括青花、五彩、粉彩、单色等,造型分为圆形、四方形、六棱形等,材质有瓷器、陶器、金属器、琉璃器、木器等,纹饰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动物、水果、花鸟鱼虫、八宝吉祥图案等。各个时代的帽筒特点也不同,嘉庆、道光时期的帽筒做工精致,开窗的较多,画工也好;同治时期画面浓艳而明快,口沿和底部有花草变形等纹饰;光绪时期纹饰施彩较薄,含粉质较少;民国时期出现旗袍美女和一些文人自己设计、绘画的,图案清秀淡雅。“帽筒值不了多少钱,你看这两个,收的时候没花几个钱,但一个镶了个锔子一个镶了个———镶锔子却花了两千多元!”谢先生说,这些锔子是全国有名的锔匠王振海镶的,王振海别号王老邪,他的锔子上就有王老邪的字号。

“一个帽筒镶上锔子后,会有一种特别的韵味!”谢先生说,以前百姓器具镶锔子是因为破裂了舍不得扔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没有人会为此镶锔子了,而一些收藏家却发现了锔子之美,以前甚至有人特意将好好的器具打碎,再用锔子锔起来。从官员之家走进百姓之家,如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在家里摆设帽筒了,但现在却被一些收藏家们视为宝物,帽筒的历史也见证了几百年来的社会发展。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青华书店让孩子体验沙滩乐趣

晨报讯(YMG记者滕新书)“没想到,大冬天的还能让孩子在屋里体验到在沙滩上玩的乐趣!”1月7日,十几位孩子在青华书店二楼绘本故事馆玩太空火星沙,他们的家长也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以前玩过,我会玩!”...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烟台出现光瀑奇观2016-12-16 00:00
评论:(实用观赏两相宜, 万光一藏家十年收藏二百多个帽筒)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