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区基层党建推进年以来,福新街道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重平台,三年出实效”的思路全盘谋划小杨家居民区3年发展规划。小杨家居民区在福山区住建局委派的“第一书记”王国福和党支部书记杨胜的共同带领下,华丽转身,一年一个脚印,三年大变样,力争实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村居集体经济大转变。
路平才能走出去7月10日,记者跟随王国福来到福山区福新街道小杨家居民区。“主干道因为工厂车辆出入,被碾压得破破烂烂,遇到雨雪天,出门就是两脚泥。”王国福介绍,再看现在的小杨家,平整的街道、宽敞的民宅、整洁的环境,哪里还有当年的模样。小杨家居民吕世海说得好:“这都多亏了两位书记啊。”
王国福是2015年5月初到小杨家居委会,这时的小杨家还是个后进村。王国福到任后第一件事是跟村两委成员把全村走了一遍。泥水满地、坑洼不平的道路让王国福踩了一个跟头。“这样的路,老百姓怎么能满意?我到任后第一个工程项目就是村里的路面硬化工程。”
王国福与杨胜一碰头,这修路得有资金啊。“党组织后进村综合整治资金每年有30万元,我再向区住建局领导争取一些资金。咱一点一点踏踏实实干,要是今年资金不够修不完,就明年再接着修。”王国福先说。“不够的我垫!”杨胜掷地有声的话语让路面硬化工程有了底气。
2015年6月,通过公开招标,小杨家路面硬化工程正式开工。这可让居民们激动坏了,45岁以下的自发出动,连老汉、老太太都过来一起干。2015年小杨家共硬化路面7000平方米,2016年硬化路面1.2万平方米,还高标准建设了800米地下排水沟。现在居民区里所有的路面全部为硬化路面,居民们看着这么整洁的路面,自发承包各自门前范围,每天清扫。每个月,居委会还会组织党员干部全村进行一次大扫除。“你看路平了,灯亮了、环境也好了。”居民杨志周乐得合不拢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杨家居民区目前229户,530口人,居民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人均农业用地不足半亩,居民区周边土地大多已经租赁出去。而就是这些租赁出去的土地引起了小杨家居民们的声讨。
原来,在村南有一家石子厂,一开工,小杨家就成了“海市蜃楼”,粉尘污染极其严重,居民们怨声载道。王国福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里着急,怎么解决这个事?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2016年石子厂的租赁期满,王国福赶紧四处奔走,最后通过区里、街道一起协调关停了石子厂。“现在打算在这建一片工业园,以高新、电子产业为主。以后咱居民区的居民们都不用出去打工了,出了家门就是工厂。”王国福指着正在填平的工业园基地激动地说,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村集体通过租赁土地也壮大了集体经济。
小杨家工业园区共占地约1900亩,其中福新街道可利用土地约1700亩,2017年经烟台市福山区财政局、烟台市国土资源局福山分局和福新街道办事处共同核实已清点699.02亩。不同寻常的收官之年2017年是小杨家党组织后进村整治的收官之年,也是王国福“第一书记”任期的最后一年,但他并没有放下这最后一分一秒的冲刺时间。
今年年初,小杨家党支部通过走访党员群众和致富能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着眼于村庄整体面貌的改善和提升,确定了河道浆砌、党建文化广场建设和道路绿化三个整治项目。
在村南刚砌好的河道旁,王国福自豪地说:“咱这条河是柳子河的发源地,你看现在这一整,干净又整洁。”这条河道在今年以前还是沿河15户居民的心病。由于常年无人管理,河道两岸垃圾成堆、泥泞不堪,沿河居民苦不堪言。今年4月,河道浆砌工程在众人的祈盼中开工,用了1个月的时间解决了困扰居民十几年的问题。
在河道的发源地旁,一个新建的文化广场也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杨洪英是居民区广场舞队的队长,自从广场建起后,她每天领着35人的广场舞队在这里健身跳舞,“以前都是随便找个地方跳跳,地也不平凑合着用。现在在广场跳舞那叫一个舒服,地平不说,晚上锃亮的灯照着,大家更有跳舞的劲头了。”
除了文化广场,小杨家党员群众文化活动室也马上投入使用,现已完成水电改造、门窗安装、吊顶、地板铺设等基础装修,室内装饰基本完成。王国福介绍:“我们今年将接着抓群众文化生活,搞好道路绿化和亮化,探索小杨家园区‘项目拉动\’发展模式,实现居民生活环境、生活品质、村居集体经济大转变。”
新闻推荐
“盛世公主号”抵沪首航可搭载3560名旅客6月前载着4800余名旅客和船员的豪华邮轮“盛世公主号”驶抵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正式开启以上海为母港的邮轮航线,成为第十一条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