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庞磊摄影报道在福山区西关小学,只要提及黄爱丽老师,孩子们的眼神中便充满着喜爱的神情。
毕业近十年,黄爱丽将一腔热情奉献给了西关的孩子们。除了全身心的爱,无数个深夜,黄爱丽挑灯夜战,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悉心研究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黄爱丽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作为自己孜孜追求的目标。她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性、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她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注重学生“学”而不是教师“教”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她着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开展“课前三分钟竞赛”,实行学习优秀或进步加分奖励制度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成绩突飞猛进,受到学校、家长的好评。在班级管理上,黄爱丽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学生平等对话,促进交流沟通,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掌握程度等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并积极与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协同合作,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也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黄爱丽从教九年来一直秉持的原则。比如在三年级数学教授“秒的认识”一课,黄爱丽告诉记者,她不是让学生死记1分=60秒,而是让学生观察秒针和分针的变化,自己发现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从而得出1分=60秒,这样学生自己理解了,记得也比较牢固。课前三分钟竞赛,有时是三分钟口算竞赛,有时是三分钟计算竞赛,虽然题量少,但重在每天一练。为了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黄爱丽还采取获得一次满分或进步明显奖励一个棒卡,十个棒卡换一个小红花,得到的小红花根据数量换取相应的奖励,比如当一日班长等等,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兴趣也高涨。“我喜欢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黄爱丽说,她喜欢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教师这一职业所带来的成就感,不仅在于知识的掌握,还在于对孩子人格、品德的培养。在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中,黄爱丽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孩子个性的发展。“最难忘的是有一天下午,我刚走进教室,就有一个同学哭着跟我说,她的一支钢笔被人偷了,这时后面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看见她的同桌翻过她的铅笔盒,这时同学们都望向哭鼻子女生的同桌,并且开始议论纷纷。这时,我并没有马上询问,而是看了一眼那个小男孩,发现他脸憋得通红,也快要哭了出来,我马上维持课堂秩序,安抚好哭了的同学,承诺说课后会处理好,并马上开始上课。”
黄爱丽回忆道,课后她借着让刚才那个同桌帮送作业的机会,跟他询问钢笔的事情。他说,因为上午听同桌说有一只从国外捎回来的钢笔,很好奇,想跟她要来看看,结果被拒绝,就趁着中午同桌上厕所的时间拿过来看看,还没来得及放回去,同桌就回来发现并哭着跟老师报告了。但当着同学的面,他不好意思承认,怕大家以为他偷东西。他说自己不应该没经过同意就拿钢笔,会跟同桌道歉。黄爱丽当即夸他是个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孩子。事后,跟那个女生说明了事情原委,没想到,这个孩子也非常懂事,说上午不应该那么小气,连让同桌看看的要求都拒绝。“最后我们俩商量好,对别的同学就说这支笔最后在书包里找到了,虽然这件小事我没放在心上,但这个男生上初中后有一次来学校看我……”多年后再度提起这件事,黄爱丽仍很感动,看到孩子们学会了宽容理解、尊重他人,她十分欣慰。★人物介绍:黄爱丽,女,汉族,1986年2月25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福山区西关小学青年教师,现主要从事三年级数学、综合实践学科教学兼三年级级部长,长期任班主任、教研组长等职务。先后获得镇级“优秀教学能手”,区级“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先后评为市级、省级电化教学技能优质课,《乘除法回顾整理》一课在烟台市小学数学优质课程资源课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的好成绩,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多次评为市级、省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
新闻推荐
YMG记者庞磊杨艳霓简单勾勒几笔,一幅活灵活现的卡通画便跃然纸上。15日,烟台晚报教育周刊部杨老师特邀资深美术教师,走进福山区东华小学,现场教小记者们作画。当日下午2:45,学校二楼的美术室坐满...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