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咨询:孩子升初中,面对新环境,新同学,以及突然增加的功课,好像有点迷失了方向,有点焦虑,以至于和我们交流沟通的时候,都显得很不耐烦。身为家长,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老师能告诉我们,该如何陪伴孩子度过初一的焦虑期?
林美娜(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烟台十四中心理教师):刚升入初一的孩子多半都是11岁的孩子,正处于逆反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要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因此,家长要改变以往单方面控制的教育方式,学会尊重孩子,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做决定,同时做好引导工作。家长可以尝试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和孩子沟通:
第一个问题:“发生什么事了?”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但非常重要。许多家长遇到事情时,会武断地认为一定是孩子错了。这样就很可能冤枉孩子。让孩子有机会说话,即使真的是他的错,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甘心认错。
第二个问题:“你的感觉如何?”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但孩子心里受到的冲击是主观感受,没有对与错。很多时候,孩子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心情就会好许多。第三个问题:“你想要怎样?”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都不要着急,而是冷静地问他第四个问题:“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和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想各种解决办法。脑力激荡的重点是允许还有任何想法。这时候无论听到什么,都暂时不要做评判。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让孩子一一检视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家长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可以跟他好好讨论,让他明白事实的真相。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但要避免说教,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YMG记者张怡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庞磊通讯员孙成飞)18日中午放学时,在牟平区一幼儿园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女童在等待家长接的时候,因为好奇将手伸进园内采购用的三轮车链条里,无法动弹。当日11时48分,牟平区正阳路...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