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多,一家五口、祖孙三代围成一圈,吃着自己做的家常菜,抽空再闲聊上几句。看着一家人和和美美,刘美娜心里满满的幸福感。平时一家人的吃喝,包括孙女上学的花销,靠她一个人的退休金就绰绰有余。“退休金连年涨,日子蹦高甜!”刘美娜说,现在的日子就像掉进了蜜罐子。
刘美娜今年59岁,2003年她从烟台电器厂退休时,月工资只有400元。“退休金从我退休第三年就开始涨,并且是连年涨,没断过,多的时候一下涨二百多,到现在每个月能领差不多3000元。”刘美娜向记者介绍,因为退休前从事的是特殊工种,她45岁就退休了,今年的退休金涨到了每月2963元。
今年1月1日起,烟台市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范围是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退职人员。这是烟台市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十三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是继2016年之后再次统一安排、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今年,烟台市养老金的总体调整水平按照5.5%左右安排。“十三连跳”,让烟台市60多万退休人员受惠,其中当然包括刘美娜。其中,定额调整部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标准,每人每月增加55元。挂钩调整部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具体分两部分计算增加养老金:第一部分,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比例,均按2016年底本人基本养老金的2.1%调整。第二部分,根据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挂钩办法。其中,企业退休人员根据本人缴费年限长短,每满1年增加1.7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根据本人职务层级不同划分若干档次,每个档次以31元为基数乘以不同的调整系数确定月增加额。适当倾斜部分,则主要考虑向高龄人员倾斜。2016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和年满8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5元、30元和60元养老金。同时,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人员的实际情况,将有关人员以往年度倾斜的累计标准予以补齐。“虽然物价涨了不少,但退休金也连年涨,我自己的都翻了好几番了,日常吃穿用光我自己的退休金就够了。”刘美娜告诉记者。她和老伴只有一个儿子,孙女今年上二年级。孙女一直跟着她住,儿子和儿媳晚上到她家吃饭,日常买菜和孙女的大部分花销用的都是她的退休金。“基本花不着老伴的退休金,他的都给孩子们攒着,买车买房时帮个忙。”刘美娜介绍,老伴2012年从烟台市打捞局退休,退休金比自己的高不少,每年也不断上涨。
2013年,刘美娜因腿上长肉瘤住过一次院,医疗费总共九千多,最后自己只掏了两千左右。“报销比例很大,药品报销范围也广,最后摊到个人身上的钱寥寥的。”刘美娜说。“医保的保障也很到位,只要不是大病,小病小灾的不存在治不起的问题,也不至于因病致贫。”刘美娜告诉记者,原单位还每两年组织一次体检。前几天,她重感冒,在社区医院打了几天吊瓶,结账刷的医保卡里的钱。现在,刘美娜的医保卡每月能收到80多元,平常到药店或者社区医院吃药看病刷社保卡基本就够了。
退休后,还没抱上孙女时,刘美娜每天晚上都跳广场舞。有了孙女以后,生活基本都围着孙女转,虽然没时间跳广场舞了,但日子更充实了,聪明伶俐的孙女每天都逗得她合不拢嘴。每天早晨,刘美娜都去逛超市,选购新鲜的蔬菜带回家。“现在的生活就是好,想吃什么就去超市,我们年轻那会儿哪有这条件。”刘美娜回忆,她们姐妹几个小的时候,一个咸鸭蛋要切成四块、八块分着吃。对于现在的一切,刘美娜心里都充满了感恩。她说,未来只会更好,希望自己随着孙女的成长一起见证。
YMG记者任雪娜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又是万家灯火团圆夜。今年的中秋节,恰好“镶嵌”在国庆长假中,不仅让更多人有时间归家探亲,更让这份团圆多了几分“家国”情怀,添了几许温暖与厚重。游子归家过中秋...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