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依盟
“住在老年公寓的每一位老人,我们都会进行系统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做到医养结合,要养,也要医。”烟台高新区御花园老年公寓院长宋华西委员介绍,作为全国首批爱心护理工程建设基地,目前老年公寓已入住400多位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和高水平医疗保健。
在家乡建一所最好的敬老院,是宋华西和妻子张宝英青年时期的梦想。在走访了全国数十家老年公寓后,他们决定探索一种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专业化养老新模式。2016年,投资3亿元、一期占地面积99.7亩的老年公寓正式投入使用,主要包括护理中心、医疗中心、餐饮中心、多功能厅、俱乐部、老年人休闲娱乐中心等。
投资3个亿建设这样一个高端医养结合项目,宋华西的底气何来?
宋华西告诉记者,现实中,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造成严重的“压床”现象。而养老机构多为医养分离模式,使资源难以有效整合,医疗服务供给效率不高,导致老年人在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支出都较为沉重。设在御花园老年公寓的老年病医院,是由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托管的。老年公寓的老人老有所“医”,让老人免去在养老院和医院之间的奔波,也减轻了家属和社会负担。
“目前,已挽救了12名突发脑梗、心梗的老人。”宋华西介绍,御花园老年病医院建筑面积七千平方米,医院科室齐全,还配有艾灸、按摩等理疗服务,为老人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提供紧急救援,同时方便周边居民就近就医。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还为老年公寓设立就医“绿色通道”,及时解决急诊、急救等突发事件。
宋华西的另一个底气来自政策保障。“由于公寓属于医卫慈善用地,烟台当地给予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费用。”宋华西说。作为民政部和山东省第一批社会福利社会化试点市,烟台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养老试验,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政策,加大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根据养老服务机构接收的当地户籍老年人入住数量,相关部门每年给予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助。目前,烟台内设医院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达10处。
“医养结合是未来养老的有效模式。”宋华西说,老人无小事,每一位老人都是老年公寓的“父母”,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才能有效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累计完成投资21.9亿元,开工校舍96.8万平方米、运动场地133片。学前教育工作也顺利推进,建立项目推进台账,规划幼儿园全部开工。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在发...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