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芦洋村,芦洋第二十九届渔灯文化节开幕。本报记者赵金阳通讯员钱程张亦凡摄
渔民们摆出丰盛的祭品。本报记者赵金阳摄
在船上祈福的渔民。本报记者赵金阳摄本报烟台3月1日讯(记者钟建军张菁赵金阳通讯员钱程王斌葛运益张亦凡)数百条渔船齐聚码头、全体渔民倾巷出动、欢快的锣鼓响彻整个海岸……农历正月十三、正月十四,胶东渔民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渔灯节”,传承着数百年的胶东民俗,渔民们在节日的欢乐中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3月1日是农历正月十四,烟台开发区八角街道办事处举办八角“渔灯节”,再现祭海大典盛况。据了解,正月十三和十四两天,开发区初旺村和芦洋村也相继举办“渔灯节”祭海、祈福。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然的馈赠孕育着八角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渔民对于大海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他们通过渔灯节这一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丰年、驱邪避险,表达对美好生活的企望,祈求海龙王保佑丰收。
下午2点左右,八角渔港的节日气氛越来越浓厚,一拨接一拨的祭海渔民逐渐朝码头祭海大典现场会集。形似渔船模样威武壮观的八角花车正引领着表演队伍开始向码头缓慢前行,海阳大秧歌队在“领舞”的带领下边走边舞,开道祭海,精致的妆容、粗放的舞蹈引来观众阵阵喝彩。紧接着,由八角各村居居民组成的演出方阵纷纷舞起了龙,耍起了狮,打着锣鼓踩高跷。
随着人越来越多,祭海大典现场热闹的锣鼓也敲了起来。不一会儿的工夫,各村各家的队伍赶到了海边,此时的码头早已人头攒动,来得早些的人家已经将祭品摆上船头,这也是渔灯节祭海祈福活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贴满福字的猪头、大鱼以及苹果、菠萝等食物依次摆好,以胡萝卜、苹果为底做成的“金灯”、以白萝卜为底做成的“银灯”纷纷点亮,祈祷风调雨顺、国富民安。
祭海大典上,八角各村渔民代表集体叩拜,祈求丰收。随后,码头燃放起了鞭炮、烟花。鞭炮声、锣鼓声响彻晴空,人群簇动、彩旗飘飘、桅影涟涟、彩船飘摇,声与影汇成了欢乐海洋。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记者昨日从市气象台了解到,预计4日早晨开始,烟台市将有一次明显的降水、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降水主要出现在4日早晨到夜间,过程降水量可达中雨,局部大雨。东北风,4日早晨开始海面...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