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法治护航”五全服务、做实法律援助“点援制”、推进“法德共进”与“法律六进”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金牌调解室……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聚力“法治护航·惠民服务”,夯实基层基础,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围绕大局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改善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职责。今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在融入大局中找准方位,在顺应大局中谋划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供给侧结构改革、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战略需要,深化“法治护航”五全服务,通过组建法律服务团、千人联千企、法律体检等多种形式,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提供全心、全力、全速、全程、全优的法律服务。
同时,聚焦民生精准服务。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按照省级公共法律服务示范基地要求进行提档升级,镇街服务站和村居工作室今年实现全覆盖。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情系百姓·法惠民生”系列服务活动,让人民群众真正可以享受到触手可及的法律服务,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关怀和温暖。
此外,还将提升水平优质服务。深化法律援助“五优五心”品牌建设,做实法律援助“点援制”,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升群众的获得感。继续深化公证机构改革,进一步拓展创新金融、司法辅助、“三农”、涉外等领域公证服务,推进与律师行业战略合作,加强公证质量监管,增强公证行业活力。推进法德共进与法律六进深度融合今年,烟台市将推进“法德共进”与“法律六进”工作深度融合,在机关单位开展“践行法治,德润烟台”主题实践活动,在乡村社区开展“法卫我权,德兴我家”主题实践活动,在学校开展“法在我心,德伴我行”主题实践活动,在企业开展“法治护业,诚信立企”主题实践活动,不断丰富“法德共进”品牌内涵。
以法治文化为引领,全面实施法治元素“四入工程”,即旅游景区嵌入工程、繁华街区融入工程、乡镇村庄纳入工程、建制小区注入工程,推动形成“一地一特色,一县一品牌”法治文化实体阵地。
法治创建活动是今年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市将通过开展“法治示范镇街”、“法治示范学校”、“法治示范企业”、“法治示范单位”创建评选活动,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积极性,形成法治创建整体合力。打造一批金牌调解室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前沿阵地,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将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年内消灭无人所,全市160个司法所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每个县市区打造1至2个明星司法所。农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是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全市将全面落实省司法厅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工作室建设,年底全市农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建成率达到100%。
此外,烟台市还将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抓好“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金牌调解室,提升品牌影响力。抓好“社会化”建设,将人民调解工作与综治网格员、综治信息员、楼宇长等基层力量紧密结合起来,使调解工作真正进校园、进企业、进楼宇、进小区,实现全面覆盖。抓好“专业化”建设,全面依托行业协会和行业部门的优势,加大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力度,做到基层组织发展到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人民调解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抓好“多元化”建设,主动完善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工作衔接,加强诉调对接、警调对接、检调对接,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水平。上半年将成立全市律师行业党委律师是新社会组织的代表力量,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上半年,烟台市将成立全市律师行业党委,同时,进一步深化全市律师行业“党旗飘扬·法治先锋”创建活动,督导各律师事务所健全完善党组织,做到应建尽建、全面覆盖。
按照“严管理、保权益、树形象、比贡献”的要求,全市将坚持一手抓权益维护、一手抓执业规范,一手抓激励、一手抓惩戒,深入推进律师行业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全市律师工作联席会议和快速联动处置机制作用,推动解决律师反映强烈的会见难、立案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
同时,做好提质增量,培育规模大、品牌好、实力强的综合所、专业特色明显的专业所和小型管理规范的精品所,努力实现律师数量和律所规模“双增长”、律所质量和品牌效益“双提升”。烟台市司法行政系统还将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模式,深化律师参与调解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律师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力度。YMG记者苗春雷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烟台开发区企业“走出去”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境外园区成产能合作“急先锋”
□记者董卿从春龙通讯员郭传义王岩报道本报烟台讯3月8日,记者从烟台开发区商务部门获悉,2017年该区对外投资呈现先抑后扬趋势,企业“走出去”步伐放缓趋稳,海外产业...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