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芝罘区殡仪馆2017年12月30日放开骨灰寄存业务以来,寄存处的业务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50%左右。照此以往,芝罘区殡仪馆严重满足不了丧户家属的合理化需求及骨灰寄存环境的安全。综其因素,芝罘区殡仪馆将对部分寄存室进行整修改造。
YMG记者衣文萍通讯员李彦霖
寄存处年久失修且寄存爆满
“馆内现存可用骨灰安放格位共15000个左右,已安放的骨灰数量为12142个,其中还不包含已做下架处理的无主骨灰673个,现仅剩空位2200余个。”昨日,芝罘区殡仪馆负责人牟主任告诉记者,自从去年12月30日放开骨灰寄存业务以来,寄存处的业务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50%左右,日趋爆满,已严重满足不了丧户家属的合理化需求及骨灰寄存环境的安全。殡仪馆骨灰寄存处从建成投入使用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后经1987年改造扩建,才初具规模,但其后一直未翻新修建。因年久失修,多处房屋存在墙皮脱落、塌陷地裂、屋顶漏雨等现象。用来安放骨灰的设备都是由木质材料手工制作而成,不符合防火、防蛀、防潮的安全存放标准,很多寄存设备已严重变形破损无法使用。
改造工程将分为两期施工
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寄存第三室,从建成以来一直作为无主骨灰存放处及仓库使用,其面积为90平方米。芝罘区殡仪馆将利用现有空间经过设计改造后,即可容纳骨灰1356个。将满足家属的合理化需求,为后期的改造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牟主任介绍称,原骨灰寄存第三室改造完成后,将腾出现有第七、八、九、大盒室等房间,作为第二期改造区域。因该区域房屋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留下来的老建筑,不仅施工粗糙且设计极不合理,芝罘区殡仪馆虽经过多次维修,仍未能彻底解决安全和寄存环境差的问题。不论从安全管理还是寄存环境方面的角度考虑,都已经到了推倒重建的程度。整体将建成一个大房间,一举打破众多小房间格局的寄存形式,采用轻钢结构为主体房屋改造,不仅工期短、投资少,还可大大提高容积率,从而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足需求。
采用航空军工材质提高服务质量
记者了解到,此次芝罘区殡仪馆改造更换寄存设备,全部采用铝合金插接式框架结构,不仅方便日后的拆解及维护,并且表面做阳极化工艺处理,采用航空军工材质。其特点是平整美观、承载力强、安全性高、经久耐用。另外根据烟台当地风俗民情,对寄存格位做了适当的尺寸调整,增大了存放空间。“存放在骨灰寄存处第七、八、九、大盒室等房间的骨灰家属,请于4月15日之后到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寄存管理处办理变更房间手续。”芝罘区殡仪馆骨灰寄存管理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也可以拨打6012222咨询具体事宜。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公交10路车驾驶员获市民点赞, 商玉亮:将为人民服务贯彻到底
本报讯(YMG记者唐寿锐通讯员李洪伟摄影报道)他是烟台10路公交车上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但他在车厢服务中的一句句贴心提示,给乘客带来了满满的感动。“您好,请问到哪?”“前方路况不好,请大家站稳...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