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逐年上升,45到55岁是发病高峰。烟台山医院乳腺外科郝经光主任说:“近年来,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当前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筛查出的早期病例比例增加;另外就是医学的进步,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发现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房局部凹陷呈“酒窝征”等皮肤的改变、乳头或乳晕异常及早就医,越早发现越有机会完全康复。YMG记者宋晓娜通讯员叶杏邢守林摄影报道
查体发现早期乳腺癌成功手术
60岁的李女士注重每年健康查体,一直身体不错,然而,去年4月份查体乳腺钼钯片发现右乳一小簇钙化,约5mm的范围,临床查体未扪及肿块,自己也没有任何症状,诊断恶性不典型。李女士不想手术,想再等等看看。半年后复查钼钯片示钙化点略有增多,初步诊断乳腺癌。近日,郝经光主任为李女士钼钯下钩针精确定位钙化灶,实施了右乳病灶切除术,术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顺利进行保乳手术。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年轻化,保乳手术、乳房再造技术成为患者的需求。郝经光主任介绍,“保乳”手术是根据病变情况切除含病灶的部分腺体组织,保留其余正常腺体组织,并对腋窝淋巴结进行适当的处理,使患者不必经历乳房缺失的痛苦。“乳房再造”则是通过手术方式,为失去乳房的患者再造一个新的乳房,满足其对于形体修复的需求。近年来,烟台山医院乳腺外科成功为600余名患者实施了保乳手术或乳房再造手术。
女性警惕乳房无痛肿块
50岁的王女士4年前发现左侧乳房一个肿块,约有4×3cm大小,无疼痛,无乳头溢液、乳头疼痛等不适,以为不痛不痒的肿块,也不影响日常生活,就未在意,一直没去医院检查。
随着肿块逐渐增大,王女士仍没重视,直到肿块迅速增长,出现破溃、流血、恶臭,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后明确为乳腺癌,并出现了肺转移,已为乳腺癌晚期,手术是不能考虑了,只能先化疗看肿瘤缩小程度。幸运的是王女士对化疗比较敏感,6个周期化疗加上创面的每日换药,肿瘤逐渐萎缩、创面基本愈合,最终顺利完成了乳腺癌切除手术,术后维持治疗,目前恢复良好。郝经光强调,当触摸到乳腺肿块或异常溢液时,一定要找乳腺专科医师就诊。
早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达9成以上
郝经光介绍,早期乳腺癌5年治愈率达90%以上,但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因此,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B超检查,每1-2年进行乳腺钼钯检查,自己平时也要自查,有以下症状及早就医。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病人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摸起来比较硬,像摁额头的感觉,活动差,大多数没有疼痛,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常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的改变,局部凹陷,呈“酒窝征”,或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叫“橘皮征”。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乳头处,可牵拉乳头导致回缩、歪斜;乳头皮肤像湿疹样表现等。5.腋窝淋巴结肿大。
□链接在家这样自检乳腺
郝经光建议育龄期妇女在月经结束后1周左右自检乳腺,绝经后妇女每月固定一天进行自检。自检的方法分为“视”和“触”两步,首先,可以站在镜子前,双手臂下垂,观察双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无乳头内陷,局部皮肤有无肿胀、凹陷、橘皮样改变和乳头湿疹样改变等。然后取仰卧位,用双手的指腹触诊双侧乳房,左手顺时针触诊右侧乳房,右手逆时针触诊左侧乳房,观察乳房内有无肿块,有无乳头溢液,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等。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牟公宣)城区不少居民小区口设置了可以回收废旧衣服的铁箱,市民家里有废旧衣物,有专门的回收机构进行统一回收,既能奉献爱心,又能废物利用,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本来,回...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