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滕新书摄影报道)“走人行道方便,谁还费事走地下通道?要想让人走地下通道,就得取消马路上的斑马线,取消人行道!”经过记者多年报道呼吁,烟台市的便民工程———西南河地下通道的东北口问题去年底终于解决了,但至今行人寥寥,巨额的财政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市民建议取消该处的人行道斑马线,既能提高充分利用该处的地下通道,又能提高南大街和西南河路的交通效率。
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在芝罘区南大街和西南河路交叉口观察了半个多小时,虽然路南和路东分别有地下通道穿越西南河路和南大街,但几乎没有一位行人通过地下通道过马路,过往行人几乎都在等绿灯,准备穿行马路上的人行道,加之去年开始严格执行的车辆礼让行人规定,右转弯车辆也不得不等待过往行人,车辆通行效率明显降低。
记者从该路口西南角通过马路上的人行道穿行到对面东南方向的地下通道出入口,走进地下通道,虽然宽敞、洁净、明亮,但没看到一个人影,地下通道管理员值班室也空无一人。从地下通道向北穿行,荒废多年的东北出入口去年整修后灯光明亮,地面整洁。在原来流浪汉占据的出入口平台处,向北新开了一道门,里面是一家高尔夫球训练馆。记者走进去与那里的工作人员交谈,这个开业多年的高尔夫球训练馆的工作人员从记者嘴里才知道这个出入口存在已有七八年了,他们还以为是去年新开的。
在出入口外面,是东西两条出入通道,分别通往南大街北侧的东西人行道和向南横穿马路的人行道。两条通道口新设置的提示牌提醒过往行人这里是西南河地下通道,但很少引起行人注意,即使有人看到了,但看到马路上的人行通道近在咫尺,几乎也都选择了走地面上的人行道,宁肯等等红绿灯,因为那也比走地下通道便捷、省时。
作为烟台市的核心区域,南大街和西南河路这个交叉口是烟台市区最关键的交通路口,为了过往车辆快速通行,经过南大街的车辆禁止向西南河路左转弯。为了车辆通行更快捷,同时又不妨碍行人通行,2000年,这里又建起了总造价近3000万元的地下过街通道。但是,这个被设计为将给市民带来极大便利的便民工程,西北方向的出入口一直没有开挖,而且建成后地面马路上仍有人行通道斑马线,即使南侧东西方向畅通但很少有人走,而东侧南北方向因东北出入口隐蔽,加之碧海大厦下沉式广场抬升改造近乎荒废,多年来也没有人走。近几年,不少记者曾对此问题予以关注,但报道后问题一直没有解决。2016年,本报记者对此连续报道后有关部门表态要整修,但直到去年10月仍没有结果。去年11月,记者再次进行追踪报道,市领导现场办公,有关部门才迅速行动,在元旦前将其整修完毕,并再次开通。在此次整修前,有关部门征求记者意见时曾表示,整修时将加大出入口的标志,通过醒目提示引导行人通行地下通道,但如今的指示牌仍是原来的大小和样子,难以引起行人注意,加之走马路上的人行道更便捷,这个整修好的地下通道还是没有人走。“除了加大指示牌,让出入口更明显,关键还是应该取消马路上的人行道,强制行人通行地下通道。”在碧海大厦广场的地下通道出入口,记者询问几位从对面马路人行道过来的行人为什么不走地下通道时,他们说:“走人行道比走地下通道快,现在又强制车让行人,既方便又安全,谁还会费事走地下通道呢?”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唐寿锐通讯员张梦玉摄影报道)记者昨天从烟台大剧院了解到,舞台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将于5月6日烟台上演。据介绍,该剧是世界第一部将全息声技术运用于舞台现场演出的剧目,将给...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