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周刊记者步姝菡通讯员孙蕾摄影报道)7月17日是今年三伏天的初伏,门楼镇卫生院一大早就开始有患者排队等待贴敷“三伏贴”。村民郭辉今年带着母亲、小姨和女儿一家三代,赶在初伏这天来贴“三伏贴”。有了去年的良好治疗效果,让郭辉成为门楼镇卫生院的忠实拥护者,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向卫生院预约了“三伏贴”。
今年是门楼镇卫生院国医堂贴敷“三伏贴”的第2年,也是国医堂建立的第2年。2016年3月,在门楼镇党委政府及福山区卫计局的支持下,门楼镇卫生院成立了国医堂诊疗区,旨在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2017年1月,国医堂正式投入使用,设有中医诊室、针灸理疗室、康复训练室、中药熏蒸室等科室,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包括艾灸、针灸、推拿、火罐、贴敷、刮痧等十余种适宜技术诊疗业务。“三伏贴”只是国医堂开展的其中一项业务,特别针对呼吸系统。
“比如一些老慢支,每到冬天咳喘很厉害,用上三伏贴,基本就可以扛过一个冬天。”门楼镇卫生院院长张武周介绍,贴敷时医生现场诊断,经过专业的叩穴、扎针后再贴敷,效果更好。通过冬病夏治,提前预防,不仅减少患者身体的痛苦,还切实减少了患者的费用支出。如果住院,每次最低需住7—10天,花费4000—5000元,而“三伏贴”贴敷4次,治疗费仅198元,合作医疗还可以报销,怪不得如此受欢迎。
除了“三伏贴”,针对乡村中老年人较多的现状,门楼镇卫生院还特约聘请疼痛诊疗专家徐建波主任医师开展颈肩腰腿痛诊疗。“我们平时下乡查体时发现,农村颈椎病、腰腿疼的患病率极高,作为基层医疗机构,我们就是要多解决基层老百姓的医疗需求。”张武周说,现在卫生院国医堂疼痛诊疗中心已经形成了骨关节疼痛急慢性治疗体系,能够为老百姓更方便快捷的提供诊疗服务。门楼镇卫生院还设有神经康复诊疗,利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等治疗方法,对脑卒中、脑外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方法,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各种急慢性病使用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弥补现代医学在治疗慢性病种的不足。
现在门楼镇卫生院国医堂平均每月接诊300名患者,占全院接诊人数的60%。贴心的诊疗服务不仅赢得了患者的赞同,也获得了“国家基层中医药示范单位”和“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双重荣誉称号。现在门楼镇卫生院国医堂每年都组织工作人员下乡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免费查体,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宣传中医药健康教育,开展“中医讲堂”等等,让中医药更多地参与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当中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世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普法办《关于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推动宪...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