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大中最近一直很忙。身为莱山区滨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从去年4月份成立南部区片征迁指挥部党委以来,他几乎天天守在项目建设一线,靠前指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带领下,滨海路街道抓党建、促发展、为百姓,棚改旧改工作进展顺利,跑出了两个月征迁4322户的“加速度”。他常说,身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责任担当,时刻不忘一心为民的斗志情怀,要带头履职尽责,争做新时代的“领头雁”。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莱山区滨海路街道的三滩3号棚改项目现场。放眼望去,只见施工现场热火朝天,10余台塔吊和100余名施工人员正不停地忙碌着,11栋住宅和2栋网点房已拔地而起。“我们街道的棚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田大中介绍,目前,三滩3号项目已经冲出地面,西轸安置房项目建设到地上8层,大社区一期4号地块的安置房已完成主体封顶,二期完成土地摘牌;大庄棚改项目顺势崛起,二期实现封顶;卅里堡社区棚改选房工作完成。在田大中看来,滨海路街道这一项项颇具成效的棚改项目,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棚改”这一工作思路有直接关系。“我们街道的区位相对来说特殊一些,是莱山区棚改、旧改的主战场,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将党旗插遍每个角落,插到每个工作领域,使之形成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田大中说。
时间回到2017年4月26日。这一天,莱山区南部区片改造征迁临时党支部成立,现场签署了《支持南部区片改造征迁工作承诺书》。田大中回忆道,“拆迁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拉开了滨海路街道“大拆迁、大建设、大发展”的序幕,唤醒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滨海路街道棚改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很多城市的棚改过程中,部分居民愿意配合拆迁,有的不愿意,甚至可能阻碍棚改进行。而在滨海路街道棚改工作中,让人颇感意外的是,信访量大幅下降47%,涉及棚改项目的信访更是“零记录”,这是怎么做到的?谈到这个话题,田大中感慨道:“咱们抓党建是为了什么?为了让街道更好地发展,最终是要让居民得到实惠。”
近一年的时间,田大中和滨海路街道其他党员干部一道,成了群众的“服务员”,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群众宣讲政策,有的群众不愿配合拆迁,田大中就亲自登门,一次不行多次,直到做通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党员干部都能够以身作则。有的群众提出,愿意配合拆迁,但家庭比较困难,希望街道给予照顾,党员干部就帮着买菜搬家、打扫卫生,还帮着联系中介公司租房子。后顾之忧被解除了,群众自然没理由反对拆迁了。
老党员杨永升祖辈就居住在莱龙庄,是土生土长的老居民。棚改开始后,虽然舍不得离开故居,但听了田大中的宣传后,他毅然决定带头搬迁。许多征迁户也改变了先前的观望态度,主动搬迁。
田大中做的一切,党员干部和群众们都看在眼里。不少党员干部和居民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田书记带头坚守在棚改一线,为群众服务,大家自然得学习这个好榜样。”
正如群众说的那样,在拆迁推进过程中,田大中始终下沉一线,靠上指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还“发明”了一种名为“797”的工作模式:每天早上7点入户做工作,晚上9点汇总分析进展情况,每周工作7天,以全时无休的工作状态,带领大家跑出了两个月征迁4322户的“党建引领加速度”。
长期在基层工作,让田大中认识到,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气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让辖区老百姓享受到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更多实惠。他率先垂范、一心为民的斗志情怀,无时无刻不感染着辖区内的群众。“旧村改造是为群众谋福利的事情,再难,我们也要干”“要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咱们就一定能干成、能干好!”大会小会上,田大中总是这样强调。在征迁工作中,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忙碌,身体不舒服吃点药、咬咬牙忍着,直到不得不住院手术。住院期间,他还将工作搬到病床前,每天都通过微信、电话了解拆迁进度,调整推进思路,为大家鼓劲呐喊,即便是手术当天,他还向前来看望的同事询问拆迁工作进展……“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不仅仅是棚改,没有什么工作是做不好的。”田大中说。在滨海路街道的党员干部群众眼中,田大中就是这么一位离得开凳子、撂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掏得出心窝子的实干家,靠一言一行诠释公仆内涵,凭一举一动演绎公仆角色,借一来一往凝聚鱼水深情。YMG记者徐睿通讯员徐琳
新闻推荐
高新区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已储备优质项目300余个 担当新兴产业“排头兵”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玉鹏)上周,位于烟台高新区的中德工业设计中心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以国际工业设计领域深化合作...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